工业经济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的相关参考范文,工业经济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2018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现将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8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现将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党建工作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具体开展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1、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1)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1)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
(3)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常规工作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三)创新工作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三、2018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
3.XXXXXXXXXXXXXXXXXX。
4. XXXXXXXXXXXXXXXXXX。
5.XXXXXXXXXXXXXXXXXXX。
-- end --
篇2:梅黄一中学生假期德育作业工作总结
梅黄一中学生假期德育作业工作总结
为切实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恪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精神,遵循“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规律,自本学期开始,我校正式启动学生假期德育作业工程,创新德育途径,加大德育力度,促进学生成长。
国庆期间,学校政教处、团委会给全校学生布置了一份“感恩父母”的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间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与父母进行一次恳切的交流谈话,并做好记录,写出感想,且要求父母签字证明。
此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次体验生活、感恩父母的机会,也为广大家长创设了一个关心子女成长、注重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回收的作业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学生们为父母所做的事的记录以及与父母谈心交流的感想,更为家长们的支持和肯定感到欣慰和感激。
教育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学校包办,也不是狭隘的知识传授,更不是功利的升级考学。十多年来,我校一路创造的辉煌业绩,有力证明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科学性。我们的教育,始终以人为本,德智兼重,在发展中大胆开拓视野,在创新中努力提升品位。
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导航,大胆开拓视野。
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经我校十多年教育实践摸索出、并被科学验证的先进办学理念。学生接受教育,其最终目的可能不是学校教育的初衷,但作为立志为国为民育才的学校,我们须为接受教育的学生打好根基,导正方向。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我们顺流扬帆,坚持以人为本,德智兼重,大胆开拓视野,不片面功利地追求升学率,不偏重智育而忽视修德。即使课时再紧迫,竞争再激烈,我们始终不偏废德育,始终认为要成才,先成人。
在我省步入新课改的第二个年头,我校力争跻身全国百强的关键时期,学校政教处、团委会自本学期起,注重细节,突出重点,对接现实,在学生为人方面(诸如爱国、感恩、廉洁等)加大德育力度,引导学生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坚持正确导向,立志做一个爱国、爱父母、崇德敬廉的人。
二、以扎实的管理工作服务,努力优化环境。
政教处、团委会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德育引导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在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的大力配合下,政教处、团委会狠抓养成教育,重视品德教育,以“四爱”(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引导学生人格成长,以扎实到位的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服务教学。此次德育作业的布置,从设计构想、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到回收检查、反馈总结,每一阶段都离不开陶校长、商校长的关心和指导,离不开两位袁书记的部署和督促,离不开其他政教员的付出和努力。特别是几位主管领导从文字内容把关到宣传资料印发,从工作动员督促到制定奖惩措施,事无巨细,高度重视,保障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圆满成功。
三、以创新的德育方式雕塑,着意培养真人。
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效地引导,用心地规划。当前,学生多为个性张扬的90后,已经听腻了长辈的谆谆教导,更不屑于去学会感恩、互助和关心了。他们极易过度自我,接受太多不良影响,人格成长面临诸多困惑和陷阱。我们不能以老套的说教训导来使其信服,更不能以粗暴的棍棒打压来使其听话,只有不断拓展德育途径,努力创新德育方式,始终尊重学生的个性,细心打磨,精心雕刻,才能把满身棱角,思维多变的问题少年,变为一个极具个性又不失人本的真人。此次活动的成功在于,有效地规避了现实中中国家长与子女的懒惰、尴尬、羞赧、无所谓等心理,以作业形式督促学生动手动口,以书信形式提请家长监督配合,调动了彼此的积极性,打通了心理的障碍,以完成一次作业的心态去进行心灵交流,增进彼此理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家校沟通的效果。在回收的作业中,有一名学生写道:“在学校里每天学习都特别紧张,人总觉得累,有时也感觉读书特没劲。可这次放假回家,看到爸妈每天忙碌的身影,疲倦的面容,我就不好意思大睡懒觉,无所事事。当我开始破天荒地扫地、洗菜时,我看到妈妈欣慰而喜悦的笑容;当我贴心地给刚干活回家的爸爸递上毛巾和热茶,为他捶背捏肩时,我看到了他的渐染的白发和弯曲的背脊。这些都让我开始为父母的辛劳而感恩、心疼,更为自己以前的不懂事、任性而羞愧、自责,我想,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还有一位家长特地留言:“我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很少和我们家长谈心,谈他的苦恼,他的理想,可我们整天忙着工作、赚钱,以致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不懂得他们的内心。这次孩子回家,主动和我们谈了心,我们很欣慰,感觉孩子开始懂事了,也意识到我们做家长的失职。非常感激一中,真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啊。”从这些反馈信息来看,这一教育方式效果显著,一举多得,极大鼓舞了我们的工作热情。
四、以开放的合作态度相待,携手共育贤才。
我们始终秉承“大教育”的理念,注重家、校、社会的沟通协作,从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年召开全校家长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到寒、暑两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无不体现我校在德育方面一贯的开放开明、真诚合作的态度和作风。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真诚配合密不可分,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家长的支持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善意,也只有家长的配合,我们的教育才更见成效。相信在家校齐心同德的努力下,一定可以培育出贤才栋梁。
教育无止境,工作有方法。只要肯努力,理想必可达。我们一定会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务实求真,把我校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成效。
梅黄一中 政教处、团委会
篇3:农业大学科技工作总结
农业大学科技工作总结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各院部及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科技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工作暨科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地方农业院校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牢牢把握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z省构建“131”创新驱动战略体系的战略机遇,主动面向z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三农”问题智库建设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创新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在科研立项、科研产出、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基本任务完成情况
(一)科研立项与科研经费方面
全年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500项,有335个项目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部委级项目38项,省级项目297项;承担横向协作与委托项目187项。列入国家、部委计划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948计划项目1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1项、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
在新增的522个项目中,合同经费50-100万元的项目有25项、100-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7项、500-1000万元的项目有2项、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项。
今年,我校新增项目合同经费8873.9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合同经费6124.53万元(国家、部委项目合同经费达1648.53万元,省级项目合同经费4476万元),横向项目合同经费2749.43万元。到位经费7456.86万元,其中纵向经费5409.83万元(国家、部委经费2134.84万元,省级经费3274.99万元),横向经费2047.03万元。
(二)科研产出方面
我校获z省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见附表1);z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见附表2);z省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见附表3);z省(百部篇)工程奖三等奖2项,z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见附表4)。
全校全年取得各类成果65项。在动植物育种方面,“晋汾白猪”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新品种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园1号”西葫芦新品种通过z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认定(见附表5)。有17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3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见附表6)。获得专利授权26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见附表7)。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见附表8)。我校提出并负责起草的8项z省地方标准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见附表9)。此外,有97个项目通过主管部门组织的结题验收。
全年以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781篇,其中一级以上论文240篇(SCI收录67篇、EI收录20篇、一级论文153篇);出版学术专著37部。
(三)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方面
农学院韩渊怀教授为带头人的“谷子、糜子基因资源开发与分子育种团队”入选z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动物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孙子龙博士入选z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四)平台建设方面
常明昌教授负责的“z省食用菌产业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张建新教授负责的“z晋中(太谷)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我校牵头组建的“z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省科技厅批复成立;z省畜牧兽医局成立“z省猪育种协作组”,组长由李步高教授担任,并在我校设立“z省种猪联合育种技术服务中心”;我校参与建设的“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z省重点实验室”和“特色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育种z省重点实验室”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
(五)协同创新方面
在继续推进省教育厅创新基地“新型中兽药创新基地”和五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我校面向z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联合省内外18所大学和科研院所、10多家龙头企业,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参与食用菌、设施蔬菜和微藻燃油3个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投标竞争,三个项目全部中标;与省农科院3个研究所合作建设的两个省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由我校牵头,z大学等3所高校、z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6家研究所、z众和嘉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参与组成的“z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经省科技厅批复成立。
(六)学术活动方面
我校承办了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暨全国养分资源管理协作网2014年度学术大会z省昆虫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植保发展学术研讨会、2014年国家优质基因改良肉羊技术研讨会以及z省土壤肥料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z省农业高效利用与土壤污染防治学术研讨会5个学术会议,我校教师外出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71人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61场,其中邀请外籍专家8人,特别是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埃里克·马斯金教授来校作了题为《如何在对公众喜好不知情前提下做出正确决策:机制设计理论导论》的学术报告。
(七)科技宣传与转化推广方面
1、科技成果宣传方面
组织参加了第2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展出了我校近年来的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农业装备四大类27个项目,吸引了众多观展客商驻足咨询,并得到陕西电视台、陕西农林卫视、杨凌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在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活动”中,依托我校建设的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z省重点实验室、旱作农业机械与装备z省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热情服务,成绩显著,受到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和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表彰。
组织参加了“z•太谷第十四届科技节”, 展出了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发放技术资料2500余份,有关专家在现场进行技术咨询,咨询人数达3000多人。太谷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为推动当地生猪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快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李步高教授“科技创新带头人”称号,并进行了表彰奖励。
2、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方面
新增国家、省部级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类项目204项,到位经费达到1932.5万元。其中,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项、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159项、省科技富民强农计划项目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23项、省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4项、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4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6项。特别是省科技厅今年首次组织实施了z省 “三区” 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才专顶计划,共选派科技人员725人,我校有158名教师列入选派计划,并承担了为地方培训80名科技人员的任务;我校获批经费达到402万元,占全省的26.2%。还承担横向科技服务项目32项,到位经费达437.95万元。此外,我校与z华能国茂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项专利实施许可协议,将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机与无机矿物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相关技术授权该公司使用,获得实施许可费50万元。
(八)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制订、修订并出台了《科学研究奖励办法》、《校级学术研究机构的设立与管理办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办法》、《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10项科技管理规章制度;《学术委员会章程》和《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的起草工作也已经完成。
二、对本年度科技工作的总体评价
一是科研经费总量实现持续增长。在2013年到位经费突破6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到位经费突破7000万元大关。
二是国家级项目立项实现新的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刷新了我校国家基金立项的纪录;获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经费占全省立项项目的35%,并囊括了全部3项重点项目,取得了我校该项工作的最好成绩;在多年再未立项的情况下,又获批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三是重大项目策划组织再显成效。今年,省科技厅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套资金链”的思路,加大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力度,将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由300万增加到1000万以上。我校抓住机遇,组织全校50多名专家,主动协助省科技厅凝炼、设计了食用菌、设施蔬菜和微藻燃油3个重大项目,全部列入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招标计划,并由我校三位教授作为项目首席专家竞标成功,三个项目总经费达到3680万元。
四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良好态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首次突破500万元,纵向项目达到2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1项、省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项、其他省级项目23项,特别是在外语学科承担国家级项目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校专家牵头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将“百万头奶牛•富百万农民”项目列入十项惠农政策的建议》,得到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五是动物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晋汾白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标志着z省自主培育的第一个国家级猪新品种获得成功,z猪种从今有了“国字号”;“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成为z省第一个“国字号”的草育成品种。
六是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新增z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1个。首次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各1个;新增z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新增合作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2个。
七是成果转化与技术示范推广强力推进。新增各级各类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类项目236项,到位经费达到2370万元。特别是在今年新增的“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顶计划”中,我校获批经费达到402万元,占全省的26.2%。推广类经费的稳定增长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扎实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八是科研环境与学术氛围进一步优化。制订、修订并出台了10项科技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科研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的活力进一步显现,学术活动明显增加、学术交流明显加强、学术氛围明显活跃。
综上所述,2014年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但与兄弟院校相比,我校科技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学校科研组织模式“小、散、乱”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传统优势研究领域弱化、新兴特色研究领域尚未形成优势、学术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匮乏、青年学术带头人储备不足、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缺乏等制约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根本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新的一年里,站在新的起点,科技处将进一步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务实进取,追求卓越,坚决执行校党委校行政的决策部署,谋划出实招、力求见实效,通过创新理念思路、方法路径创造性地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三、2015年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加强院(部)级同行评审环节,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联合评审提升校级评审水平,确保项目申报质量逐步提高,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社会基金项目申报与资助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二)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的策划、凝练和培育力度,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z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有效整合相关研究力量,策划、凝练一批重大项目,继续抓好抓实重大项目的培育、储备和申报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发展为取向,统筹设计相关学科板块的主攻方向,整合研究力量培育特色研究领域,特别要凸显农科特色,强化“三农”问题智库建设,提高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凝炼科研领域与方向,做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加强项目申报指导与组织力度,确保2015年科研经费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并力争稳中有升。
(五)进一步加强标志性成果培育力度,在促进科研成果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科学遴选、有效整合重点成果,扎实抓好成果奖励申报特别是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培育、申报工作,为培育、申报国家奖励奠定基础。
(六)进一步推进科研团队和平台培育建设,以“三农”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在凝炼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围绕“传统学科上水平,新兴学科创特色”的目标,扎实抓好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与科研团队和平台的协同培育、建设工作,促进形成“学科—团队—平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切实解决“小、散、乱”问题,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七)进一步加强青年学术队伍的培养与储备,积极引导新进青年教师尽早选择学术导师、尽早融入现有团队、尽早确定科研方向,支持他们的科研工作尽早启动,扎实做好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与培养,为优秀青年人才的冒尖创造良好的环境。
(八)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工作,在继续推进省教育厅创新基地“新型中兽药创新基地”和五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立足z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凝聚省内外创新力量,汇聚多元创新要素,面向食用菌、红枣、草、羊等农业主导产业,组建一批新的校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强强联合,放大优势、特色。
(九)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继续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提高学校科技工作的显示度、贡献率和影响力。
(十)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逐步规范科研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科研环境,加强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力度,为广大教师开展科技活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