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心理辅导在农村初级中学田径业余训练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心理辅导在农村初级中学田径业余训练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初级中学,田径,心理辅导,结题,训练

心理辅导在农村初级中学田径业余训练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心理辅导在农村初级中学田径业余训练中运用的研究内容摘要:在加强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遵循田径比赛的客观规律和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复杂心理变化特征,科学地抓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比赛。关键词:田径训练心理辅导心理状态提高一、前言《中共中央国

心理辅导在农村初级中学田径业余训练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心理辅导在农村初级中学田径业余训练中运用的研究

内容摘要:在加强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遵循田径比赛的客观规律和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复杂心理变化特征,

科学地抓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比赛。

关键词:田径训练

心理辅导

心理状态

提高

一、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一系列身体素质;以增强体质,获得基本的运动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其价值和作用很难被其他项目取代。

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与心理的发育还不是太成熟。随着运动技术和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心理训练也越来越引起教练员的重视,已成为当今运动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资料表明:运动竞赛的成功,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因素占

70%,而

30%则归功于心理训练。

如何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加强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遵循田径比赛的客观规律和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复杂心理变化特征,

科学地抓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比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农村初级中学的运动员中,学生在家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优越,没有吃过太多的苦。所以,在农村初级中学的运动员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注意力易分散,思维较灵活且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他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情绪易冲动,常会因为一场比赛或是一个动作学习的成败而大喜大悲。因此,运用适当的心理辅导,调节练习者的情绪,稳定练习者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以最佳的心境进行训练,显的至关重要。

二、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解决学生在田径日常训练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在今后比赛中,应对各种赛场突变因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收集、检索、记录,全面的掌握所需要的研究情况。

(2)、调查法: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采用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等,掌握学生在日常训练中的障碍及解决方法。

(3)、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条件。在相同条件下,详细记录不同实验组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结果在其它组进行实践应用。

(4)、数理统计法: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统计分类,把研究的教育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的比较。

四、结果与分析

1、心理辅导让学生面对各种心理、情绪变化的影响调查结果与分析

①调查问卷

?格式、对象等

研究组共发放学生训练调查问卷180份,收回180份。

结果统计如下:

日常训练中是否紧张,171份学生是不紧张;注意力是否集中方面,前期没有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卷,在后期训练中,有24份问卷中写到了技术训练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大强度训练时学生反映时,115份问卷知道后填写逃避训练的害怕、惰性心理,问卷中大部分为训练时间超过一年的老队员。新队员只有一份是这种情况;动作学习过程中紧张,在学习新技术动作一段时间后出现,问卷中有157份出现紧张,不敢做动作的时候,调查访问时,都发生在技术学习一段时间后。

研究组共发放比赛调查问卷部分发出问卷60份,收回60份。

结果统计如下:

在进行比赛时,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会出现赛前的紧张心理问题的出现,队员有焦虑感的占52份。一些经常参加比赛的学生,特别是成绩不错的学生,45份赛前对比赛轻视,觉得自己一定没问题。对比赛的过程没有做出困难估计,当比赛中出现突发事件时,往往是手足无措,导致比赛的失败。每年的比赛中都会出现这样的队员。问卷有5份。这个问题,新老队员都有。

在训练和比赛中学生的心理常表现为紧张、焦虑、注意力分散、自信心缺乏,心里想练,又害怕训练,训练不知道为什么训练,这些都是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日常训练中,不会出现太多的紧张、焦虑。表现在发出的问卷中,95%以上的学生反映训练不紧张,不焦虑。在训练过程中及课后学生交流中,学生反映在自己训练一段时间后,在训练中经常会因为训练内容简单而注意力分散,学生出现小的运动损伤,也是在这个时段里出现的,学生在问卷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对于强度较大的训练,有征服它的信心,但又害怕训练,出现逃避训练的害怕、惰性心理。这个问题大部分产生在训练时间较长的老队员身上。问卷中老队员的问题占75%左右,新队员没有体会过上强度时的感受,所以大多反应是兴奋,80%新队员有想挑战自我的冲动;在进行技术学习时,当对于新动作的新奇感消失的时候,会出现自信心缺乏,对动作难度心理上夸大,造成不敢做动作、怕失误等心理紧张现象。新队员出现这种情况在训练中占80%左右,老队员90%都在问老师,我应该怎样去改,怎样去做。

在进行比赛时,特别是大型比赛,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会出现赛前的紧张,想赢怕输等心理问题的出现,新队员有焦虑感的占90%左右,老队员占42%。一些经常参加比赛的学生,特别是成绩不错的学生,80%赛前对比赛轻视,觉得自己一定没问题。对比赛的过程没有做出困难估计,当比赛中出现突发事件时,往往是手足无措,导致比赛的失败。每年的比赛中都会出现这样的队员。人数大约10%左右。

2、运动训练成果记录统计与分析

“心理辅导在农村初级中学田径业余训练中运用的研究”以焦作市、漯河市、武陟县、许昌县、商城县、周口市实验为例。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田径队员的全面发展,并在每年都要组织学校的运动会来给学生带来展示的平台。在训练和比赛中,学生出现的胜与败,得与失,对学生心理影响很大。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学校田径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将近几年比赛结果列举如下:

(以焦作市、漯河市、武陟县、许昌县、商城县、周口市实验为例)

以焦作市第三十中学为例:

序号

时间

比赛名称及成绩

级别

获奖者

1

2011年4月

马村区运动会第五名

县级

学校

2

2012年4月

马村区运动会第四名

县级

学校

3

2013年4月

马村区运动会第三名

县级

学校

以漯河市召陵老窝二中为例:

序号

时间

比赛名称及成绩

级别

获奖者

1

2011年3月

召陵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三名

县级

学校

2

2012年3月

召陵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三名

县级

学校

3

2013年3月

召陵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三名

县级

学校

以武陟北郭第一初级中学为例;

序号

时间

比赛名称及成绩

级别

获奖者

1

2011年4月

武陟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第三名

县级

学校

2

2012年4月

武陟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第三名

县级

学校

3

2013年4月

武陟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第二名

县级

学校

以许昌县尚集镇中心学校为例

序号

时间

比赛名称及成绩

级别

获奖者

1

2011年4月

许昌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一名

县级

学校

2

2012年4月

许昌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一名

县级

学校

3

2013年4月

许昌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一名

县级

学校

以信阳市商城县冯店二中为例

序号

时间

比赛名称及成绩

级别

获奖者

1

2013年4月

商城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六名

县级

学校

通过以上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心理辅导运用的研究,学校的田径运动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学校田径运动的发展,有很好的支持作用。

①学生训练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通过实验研究,对于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实验组成员通过查资料,寻问辅导老师,了解出理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解决了学生在训练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训练效果,对学生的训练成绩提高有了积极的帮助作用。

②教师的训练水平和训练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课题成员积极的参加研究,在训练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积累了经验;通过查阅资料,成员之间交流和询问辅导老师,从理论方面不断的获得支持,理论知识在训练实践中加以运用,使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更科学,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5、

结论

1、心理辅导运用的研究,不断的改变了学生对田径训练的认识,从训练感觉苦,发展训练中找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2、提高了训练效果,对学生田径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3、教师的训练水平和训练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对理论水平加以运用与验证,训练更科学,个人训练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4、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校田径教练员和田径运动后备人才。

通过心理辅导运用的研究。学校田径队的训练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帮助学生确立了行动目标,让失去方向的学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辅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对训练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在训练时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生理潜能,又要注意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显著的效果。心理训练追求迁移的效果,即不但使训练者对某种情景中的某个问题的心理调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其它情境中的其它问题的适应力也得到提高,不但使训练者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收益,而且使其终身受益,其最终目的是使训练者勇敢地,从容地,理智地,巧妙地面对一切困难,使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就象一个战士对待敌人一样,宁可被打倒也不会被征服。

6、

建议

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是保证运动训练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促进运动训练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每一位运动训练的参与者,都应注意为运动训练去营造一个较为宽松而适宜的心理环境。这样我们的比赛成绩在心理条件都正常的情况下,就会不断提高和发展。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田径训练的心理辅导普及到实验组五个农村初级中学,使田径训练心理辅导常态化、并辐射普及到实验组成员所在单位附过的农村初级中学中去。田径训练心理辅导的推广,从心理方面提高学生对训练和比赛的应对能力,为学生的田径训练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海雄.田径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及其调节[J].湖南社会科学,2010,(2):187-189

[2]孟德富.中长跑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健康教育,2011,(8):233-233

[3]王伟杰.暗示法在中学生田径训练与比赛中的运用[J]

.运动,2011,27(11):21-32

[4]杨

飞.田径教学中心理训练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13):828-829

[5]陈娴.对中学田径运动员比赛心理的研究[J]

.教育创新2009,(8):158-159

[6]杨建伟.中学田径训练的现状[J].科技教育,2010,(13):330-330

作者简介:张春生,男,1977年3月生,1998年毕业于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现任教于焦作市第三十中学,一直从事体育教学与学校田径队业余训练工作,中学二级教师,教龄16年。1999年被焦作市人民政府授于教育质量奖焦作市优秀教师,2009年、2012年获焦作市运动会优秀辅导教师。2009年,获焦作市马村区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2003年--2013年连续被评为马村区优秀辅导教师。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比赛中获奖。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