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20XX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本文关键词:小企业,国中,年中,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本文简介: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主要经济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本文内容: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企稳回升,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受生产规模、技术和资本、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中小企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中小企业数量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中小工业企业法人。

(以下简称“中小企业”)37.0万户,比2015年末增加0.5万户企业。其中,中型企业5.4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14.6%;小型企业31.6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85.4%。

1

2016年末中小企业户数占比全部企业情况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户数分别为21.4万户、8.5万户、5.0万户和2.0万户,同比分别增长0.8%、5.8%、6.6%和-18.0%,分别占中小企业户数的58.0%、23.1%、13.6%和5.3%。分省市看,中小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江苏(12.5%)、广东(10.8%)、山东(10.7%)、浙江(10.7%)、河南(6.1%)和安徽(5.2%),6省合计企业户数20.7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56.1%。

分行业看,制造业中小企业34.7万户,同比增长1.8%,占中小企业户数的93.7%;采矿业1.3万户,同比下降11.4%,占中小企业户数的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万户,同比增长5.9%,占中小企业户数的2.6%。

制造业31个行业中,中小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9个,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农副食品加工业(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7.0%)、通用设备制造业(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5%)、金属制品业(5.9%)、纺织业(5.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5.2%)和专用设备制造业(5.0%),9个行业中小企业合计户数占制造业中小企业户数的59.5%。

(二)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提高

2016年,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2万亿元,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2.7%,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企业增速(4.9%)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小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7万亿元,同比增长6.5%。

2

2011-2016年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情况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分别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3万亿元、17.1万亿元、10.4万亿元和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9.3%、11.3%和-18.1%。31个省市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呈“30升1降”。增速两位数增长的有7个省市,分别为西藏(24.6%)、贵州(18.2%)、重庆(16.2%)、新疆(13.7%)、陕西(11.8%)、四川(11.5%)和河南(10.7%);辽宁同比下降38.7%。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的有5个省市,分别为江苏(13.8%)、山东(13.3%)、广东(9.6%)、河南(7.4%)和浙江(6.7%),5省合计占全国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0.8%。

分行业看,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6.5%;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2.6万亿元,同比下降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主营业务收入3.2万亿元,增长2.1%。

制造业31个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呈“30升1降”。增速超过两位数的有2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0%)和汽车制造业(14.1%);烟草制品业同比下降3.7%。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6个,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9.6%)、农副食品加工业(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9%)、通用设备制造业(5.6%)和金属制品业(5.0%),6个行业合计占制造业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4.4%。

(三)主营业务成本略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2016年,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成本62.4万亿元,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63.3%,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企业增速(4.8%)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主营业务成本24.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成本38.1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中小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6.4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微增0.1元。其中,中型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5.4元,小型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7.1元。

3

2011-2016年中小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元)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41.3万亿元、17.1万亿元、10.4万亿元和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9.3%、11.3%和-18.1%。31个省市中,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呈“29升2降”。增速两位数增长的有10个省市,增速超过15%的有:西藏(19.1%)、贵州(18.8%)和重庆(17.0%);辽宁(-39.3%)和海南(-0.8%)同比下降。主营业务成本占比基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同步。

分行业看,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57.5万亿元,同比增长6.5%;采矿业主营业务成本2.1万亿元,同比下降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主营业务成本2.7万亿元,同比增长4.4%。制造业31个行业中,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呈“30升1降”,基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同步。

(四)利润总额稳步增长

2016年,中小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万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62.8%),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4

2011-2016年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及速度情况

其中,中型企业利润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6.4%;小型企业润总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利润总额分别为2.6万亿元、1.0万亿元、0.6万亿元和0.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6.0%、8.6%和-19.2%。31个省市中,山西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其他省市利润总额同比呈“26升4降”。增速超过20%的省市有4个,分别为青海(78.4%)、西藏(50.3%)、海南(27.6%)和新疆(26.4%);云南(-69.7%)、辽宁(-44.9%)、甘肃(-28.6%)和黑龙江(-0.7%)同比下降。利润总额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5个,分别为江苏(10.9%)、山东(13.2%)、河南(9.4%)、广东(9.1%)和浙江(6.4%),5省合计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54.1%。

分行业看,制造业利润总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8.0%;采矿业利润总额0.2万亿元,同比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0.3万亿元,同比下降13.6%。

制造业31个行业中,利润总额同比呈“27升4降”。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6个,分别为汽车制造业(18.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7.1%)、医药制造业(11.1%)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速达104.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的行业有4个,分别为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25.5%)、烟草制品业(-8.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3.1%)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6%)。利润总额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7个,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3%)、农副食品加工业(7.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9%)、通用设备制造业(5.9%)、汽车制造业(5.6%)和专用设备制造业(5.1%),7个行业合计占制造业利润总额的49.4%。

(五)中小企业亏损面收窄

2016年末,中小企业户数为37.0万户。其中,亏损企业4.4万户,企业亏损面为11.9%,比上年缩小1.2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亏损面12.8%,小型企业亏损面11.7%。2016年,中小企业亏损总额4473.9亿元,同比下降6.0%(上年同比增长18.8%);其中,中型企业亏损总额2322.9亿元,同比下降4.3%,小型企业亏损总额2151.0亿元,同比下降7.9%。

5

2011-2016年中小企业亏损总额和亏损面变化情况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亏损面分别为12.2%、7.4%、16.3%和17.0%。31个省市中,亏损面超过20%的省市有13个,其中西部地区占7个;山西(37.2%)企业亏损面最高;河南(4.1%)企业亏损面最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亏损总额分别为2046.3亿元、668.0亿元、1426.8亿元和33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6.6%、9.7%和-5.6%。31个省市中,亏损总额增速同比呈“7升24降”。云南(102.1%)增速呈倍数增长,其他同比增长的省市分别为北京(21.3%)、甘肃(19.4%)、重庆(12.6%)、新疆(4.6%)、陕西(3.6%)和辽宁(3.1%)。降幅超过20%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西藏(-58.8%)、福建(-29.2%)、吉林(-27.4%)、安徽(-23.1%)、宁夏(-22.5%)和河南(-22.3%)。亏损总额占比超过5%的省有7个,分别为江苏(8.6%)、云南(7.9%)、广东(7.6%)、山西(6.3%)、浙江(5.8%)、内蒙古(5.4%)和山东(5.1%),7省合计占中小企业亏损总额的46.8%。

分行业看,制造业中小企业亏损面为11.3%,采矿业亏损面2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20.5%。制造业31个行业中,22个行业亏损面超过两位数。亏损面超过20%的行业有3个,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2.3%)、金属制品机械设备修理业(21.1%)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20.6%)。

制造业亏损总额3404.4亿元,同比下降8.2%;采矿业亏损总额519.3亿元,同比下降1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亏损总额548.6亿元,同比增长25.3%。

制造业31个行业中,亏损额同比呈“13升1平17降”。亏损额呈倍数增长的行业有2个,分别为烟草制品业(200.0%)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76.9%);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6个,分别为仪器仪表制造业(29.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9.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18.8%)、医药制造业(17.6%)、纺织服装服饰业(15.8%)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0.2%)。降幅超过20%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35.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9.2%)和农副食品加工业(-22.2%)。亏损额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6个,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0.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1%)、专用设备制造业(5.5%)和通用设备制造业(5.4%),6个行业合计占制造业亏损总额的54.4%。

(六)从业人员降幅收窄

2016年末,中小企业从业人员6140.6万人(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6.8%),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774.9万人,同比下降2.8%;小型企业从业人员3365.7万人,同比下降0.6%。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从业人员分别为3558.1万人、1455.3万人、846.7万人和280.2万人,同比分别增长-2.3%、1.1%、0.7%和-12.4%。31个省市中,从业人员同比呈“11升20降”。增速超过2%的省市有5个:青海(7.1%)、重庆(6.2%)、贵州(3.8%)、新疆(3.1%)和江西(2.6%)。降幅超过5%的省市有6个:辽宁(-18.0%)、上海(-6.9%)、西藏(-6.7%)、黑龙江(-6.3%)、吉林(-5.6%)和北京(-5.2%)。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的省有5个,分别为广东(14.2%)、江苏(12.1%)、山东(9.5%)、浙江(9.0%)和河南(7.6%),5省合计占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52.4%。

分行业看,制造业从业人员5684.6万人,同比下降1.3%;采矿业从业人员254.4万人,同比下降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188.6万人,同比下降0.1%。

制造业31个行业中,从业人员同比呈“5升26降”。同比增长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汽车制造业(4.2%)、医药制造业(1.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0.9%)、食品制造业(0.5%)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4%);降幅超过4%的行业4个,分别为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0.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造业(-4.8%)、化学纤维制造业(-4.3%)和烟草制品业(-4.3%)。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9个,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6.1%)、通用设备制造业(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0%)、纺织业(5.8%)、纺织服装服饰业(5.8%)、农副食品加工业(5.8%)和金属制品业(5.3%),9个行业合计占制造业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56.5%。

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税费负担重,企业压力大。小微企业本小利薄,对各种税费负担的实际承受能力较差。虽然目前国家对部分小微企业实行了税费优惠政策、但符合优惠条件的企业有限,优惠力度较弱。部分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反映,在经济下行税收减少的压力下,税收刚性加大,企业实际税负未见减轻。

(二)用工成本持续上升,社保负担偏重。近年来,各地最低工资持续上调,企业的用工成本随之上涨,社保基数也水涨船高。虽然国家调低了部分险种的比例,但幅度较小,且是小险种,效果尚不明显。特别是小微企业工资普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但需按社会平均工资缴纳社保费用,小微企业不堪重负。河南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涨幅在20%至30%左右。河北监测企业反映,2016年一般工人和技术工人的薪酬普遍增长15%以上。

(三)市场低迷,竞争激烈。对全国2.5万家中小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2016年12月份,中小企业国内外市场订单指数分别为47.7%和47.0%,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7.2和4.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期间。其中,反映国内外市场订单减少企业较订单增加企业比例分别高4.7和6.0个百分点。2016年12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7.2%,连续2个月回落,连续29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四)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度快于PPI,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钢材、铝材、玻璃、煤炭、石油等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较快。问卷调查显示,2016年12月份,中小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9.4%,比上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上升;能源购入价格指数为56.7%,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

(五)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问卷调查显示,2016年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中,38.8%的企业反映融资需求不能满足,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没有明显改善。银行惜贷、压贷、抽贷、断贷现象时有发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以上。

此外,中小企业销售回款难、人才缺乏、环保约束加大、创新转型难、制度性交易成本高、政府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也都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投资意愿总体偏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9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2%,比上年低3.0个百分点。

三、政策措施建议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降本减负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研究建立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体系和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清理和减免涉企收费。一是对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予以取消。二是加大对于垄断性行业和部门服务收费的规范整顿。

(三)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负担,多措并举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去产能转岗分流人员的就业。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融资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文稿提供:工信部中小企业司

附表:

2016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各省市主要效益指标情况

省市

企业数

亏损面

从业人员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户)

(%)

(万人)

同比(%)

(亿元)

同比(%)

(亿元)

同比(%)

全国

369676

11.9

6140.6

-1.6

721679.6

6.0

623485.9

6.1

北京

3310

22.6

58.2

-5.2

7062.9

5.5

5638.0

5.4

天津

5251

20.5

82.8

-3.4

14708.5

7.8

12883.5

8.4

河北

14478

11.6

228.9

-0.2

29839.0

6.6

26228.8

7.3

山西

3355

37.2

84.5

-3.5

6258.3

2.8

5329.0

1.0

内蒙古

4204

20.1

71.8

-0.8

14215.5

8.0

12054.2

8.6

辽宁

10106

21.8

141.7

-18.0

13169.8

-38.7

11525.8

-39.3

吉林

5596

7.0

83.2

-5.6

14259.1

5.2

12297.8

5.2

黑龙江

3941

18.8

55.3

-6.3

6848.7

0.4

6002.8

0.5

上海

8441

21.8

135.5

-6.9

15746.7

2.9

12688.7

1.8

江苏

46367

12.4

742.1

-0.4

99929.2

9.7

85642.2

10.0

浙江

39622

13.3

551.0

-1.5

48676.0

3.1

41766.5

2.5

安徽

19110

7.3

219.4

0.3

27883.9

9.9

24601.3

10.6

福建

16801

7.1

296.8

-2.3

30617.3

8.4

26757.3

8.6

江西

9901

5.6

195.3

2.6

26032.2

8.6

22919.2

8.7

山东

39699

7.0

585.1

-3.1

95694.5

2.7

84460.5

3.1

河南

22642

4.1

466.9

1.9

53053.2

10.7

46252.9

11.3

湖北

16128

8.3

230.3

1.3

29335.4

9.3

25544.1

10.0

湖南

14148

5.8

258.9

0.9

28124.8

8.4

24045.1

8.4

广东

39996

14.1

869.7

-3.3

69410.9

6.9

59873.7

6.7

广西

5331

16.2

117.7

1.2

14356.9

9.0

12299.5

9.6

海南

348

21.6

8.0

-4.8

1332.5

1.4

1021.4

-0.8

重庆

6616

8.8

127.4

6.2

13680.7

16.2

11616.7

17.0

四川

13290

9.5

223.7

-2.3

28010.7

11.5

23911.2

12.0

贵州

4953

14.5

65.1

3.8

7773.6

18.2

6657.7

18.8

云南

4054

26.4

63.7

-1.4

5771.1

8.7

4901.4

9.1

西藏

109

23.9

1.4

-6.7

135.7

24.6

84.7

19.1

陕西

5325

15.6

85.2

1.4

10518.1

11.8

8661.4

12.1

甘肃

2049

31.8

25.7

-3.4

2274.7

2.3

2000.1

3.3

青海

567

30.3

10.6

7.1

1232.1

6.6

1078.2

4.9

宁夏

1202

27.5

15.1

-2.6

1849.9

6.6

1609.1

7.2

新疆

2736

30.8

39.3

3.1

3877.8

13.7

3133.0

12.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各省市主要效益指标情况

省市

利润总额

产成品存货

应收账款

(亿元)

同比(%)

(亿元)

同比(%)

(亿元)

同比(%)

全国

43184.4

6.2

24252.7

2.4

74208.9

8.6

北京

518.7

0.6

480.5

9.1

2373.0

9.2

天津

799.4

0.7

488.0

4.6

1835.2

11.2

河北

1896.2

2.5

936.9

3.8

2332.3

6.9

山西

67.4

1371.7

370.7

-5.2

1131.9

3.4

内蒙古

907.3

7.1

339.9

-7.3

1034.8

5.1

辽宁

507.2

-44.9

690.6

1.9

2026.8

2.7

吉林

674.2

9.5

354.0

-2.9

851.6

7.2

黑龙江

320.6

-0.7

263.2

-5.9

700.0

2.8

上海

1054.5

10.1

962.4

3.9

4101.8

9.8

江苏

6906.4

10.9

2993.7

4.4

11801.9

8.1

浙江

2756.5

14.0

2505.3

2.0

8400.1

6.4

安徽

1444.5

1.0

896.1

5.3

2772.1

13.2

福建

1769.6

13.3

997.9

-0.6

2815.9

7.5

江西

1925.2

9.4

624.5

9.8

1385.7

16.0

山东

5720.5

0.4

2628.6

-0.5

4774.2

5.5

河南

4044.4

6.2

928.8

0.9

2636.9

6.5

湖北

1430.2

2.7

988.7

1.8

2589.6

13.3

湖南

1306.3

4.1

558.2

8.0

1552.3

13.4

广东

3940.9

11.9

2546.6

2.8

9331.2

8.9

广西

845.9

3.9

519.1

8.9

1048.8

10.1

海南

92.0

27.6

54.6

1.5

142.4

11.3

重庆

1000.8

15.6

421.1

4.2

1599.4

20.6

四川

1656.4

11.9

856.7

2.9

2556.6

10.1

贵州

326.8

17.4

200.6

-7.1

691.2

14.7

云南

67.7

-69.7

366.9

-0.6

720.3

6.9

西藏

28.7

50.3

9.7

31.1

20.4

18.6

陕西

809.7

15.4

479.4

6.9

1199.4

7.4

甘肃

23.2

-28.6

224.5

-5.8

520.2

12.8

青海

34.6

78.4

76.0

4.0

219.7

14.5

宁夏

74.6

14.2

169.1

5.9

373.3

12.3

新疆

234.0

26.4

320.4

-1.0

669.7

6.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6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