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实施方案,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2012年教师校本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安国市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开展以骨干教师成长带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暨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十二五”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国市小营中学校本培训方案》。一、基本情况我校教职工94人,其中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2012年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国市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开展以骨干教师成长带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暨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十二五”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国市小营中学校本培训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校教职工94人,其中教师82人,大专以上学历73人,合格率为100%,而本科学历达54人,占教师总数的82%;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26人,初级职称人32。学校现有保定市级骨干5人,安国市级骨干教师15人,校级骨干14人。保定市级、安国市级、校级三级骨干的格局基本形成,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2以上,他们既是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体力量和生力军,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在新课程日益深化的今天,迫切要求教师与课程共生长、共发展,如何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教育理论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起到示范,辐射、指导作用的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以切实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精神,结合我校教师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总揽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力争在2015年把我校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素质、高效能的中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的原则

以21世纪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宗旨,坚持继续教育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长期培训与阶段培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结果与聘任相结合的原则。

四、理念

以教师发展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教师培训

五、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是指学校的所有教师。根据我校年轻教师较多的特点,将教师分为六部分:

⑴新上岗的教师

⑵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

⑶新调入学校的教师

⑷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⑸三级(区、市、校)骨干教师

班主任教师

六、目标

(一)总目标

1、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

2、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二)具体目标

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好,师德水平高;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大学学历不低于60%;

培养出保定市级骨干15人,安国市级骨干40人。使教师的整体水平居于全市前列。

1、新上岗的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为目标。

2、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教改需要为目标;

3、新调入学校的教师,以熟悉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师群体为目标;

4、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转变。

5、三级骨干教师,以发挥他们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使其尽快成长为市、县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促其这部分教师尽快由“反思型“向“学科专家型“的角色转变为目标。

6、班主任教师,以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为目标。

七、措施

(一)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有特色结合起来,切实搞好培训工作。

(二)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记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三)走出去,请进来。交流教改观念→互听教改课并进行研讨→教改展示课。

(四)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指派他们承担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在理论与实践两层面都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1、保定市级骨干教师

每位教师每学年须上交流课(校内)、指导课(基层)、示范课(学区)各1次以上、经验交流(讲座)1次;

指导培养市级以下骨干教师5名以上;

每学年完成指导培养教师方面的经验文章1篇以上。

2、市级骨干教师

每位教师每学年须上交流课(校内)、指导课(基层)、示范课(校际)各1次以上,经验交流(讲座)1次;

指导校级以下骨干教师3—4名;

每学年完成指导培养教师方面的经验文章(成果)1篇以上。

3、校级骨干教师

每位教师每学年须上交流课(校内)、指导课(村级或教研组)、示范课(校际)各1次以上、经验交流(讲座)1次;

指导农村教师3—5名;

每学年完成指导培养教师方面的经验文章(心得体会)1篇以上。

(五)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确定学校教科研课题,成立若干子课题小组,把每一位一线教师依据任教学科和专业特长编入课题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六)师徒结对

(七)推动“四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一得;每学期上一堂教改课。

(八)充分利用每周各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培训、研讨。

(九)为每位教师建立“十二五“继教档案,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和成果。

八、实施办法

1、学校根据安国市实施以促进各级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并带动本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的精神,制定本校关于促进各级骨干教师成长并带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规划及本学年度的实施意见,并负责组织实施;

2、保定市级骨干原则上由县市牵头,各学校配合;校、县市两级骨干由学校具体实施,教育局,进修校协调、指导;

3、学校根据本校各级骨干教师成长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开展情况,做好学校资料管理工作,并建立好各级骨干教师成长人头档案,进修校建立相应的学校及个人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4、各级骨干教师须根据以上情况,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学校校本研修之中,制定相应的指导培养计划,采取“走下去、送上来”,“手拉手”,“结师徒”等形式进行;

5、学校被指导教师作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虚心学习和请教,促使自己向教师专业化方面发展,发展情况纳入教师教育规范性学时。

九、组织管理

(一)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1、成员:

长:焦计军(校长

副组长:袁贵龙(教科室主任)

员:陈文宪(副校长、工会主席)

郑光辉(副校长)

赵芳(教导主任)

牛伟鹏(总务副主任)

石丽芝(语文教研组长

朱丽娟(数学教研组长)

王静(英语教研组长)

周路刚(理化教研组长)

侯立凯(政史教研组长)

安会琴艺体教研组长)

2、职责

(1)组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汇总情况,研究改进措施。兼效本培训任务。

(2)副组长是校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并组织和协调培训方案的落实;组织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训纪录,整理存收档案资料,每学年做一次工作总结

(3)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与教学有关的教研、科研活动,负责聘请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与考核,做好相关记录。

(4)工会主席负责组织实施德育课题的有关的培训活动,组织师德培训与考核,做好相关记录。

(5)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做好相关记录。

(6)总务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7)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研工作,做好相记录。

十、经费保障措施

根据教育部“十二五”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中“创新内容、方式和机制,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经费占到公用经费相应比例的政策”,实行市校统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培训成本分担机制,确保本项工作顺利实施。

教师培训与培养是一项终身的工作,见效慢,各校要着眼于长远,站在切实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高度,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体,全面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