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20XX届高三数学组一轮复习计划

2017届高三数学组一轮复习计划 本文关键词:数学,复习计划,高三

2017届高三数学组一轮复习计划 本文简介:2017届高三数学组一轮复习计划八所中学高三数学组科组成员文科:李娜娜杨永理科:倪德生林志雄符俊强赵兴勇李婷婷一、背景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

2017届高三数学组一轮复习计划 本文内容:

2017届高三数学组一轮复习计划

八所中学高三数学组

科组成员

文科:李娜娜

杨永

理科:倪德生

林志雄

符俊强

赵兴勇

李婷婷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数学素养,这些变化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二、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任务。通过复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会从事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新的教学信息,更新教育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教学,针对学生实际,指导学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目标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结合高考考点,紧扣教材,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一轮复习的总体目标:通过梳理考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思考严谨、分析条理、解答正确、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为二轮复习乃至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第一轮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能力;以及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复习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等生”放弃大部分“中等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效果。

2、在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的同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一定要把复习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第一轮复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必须让学生明白复习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陈题的熟练。

3、要强化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规范的解题训练,对解题过程和书写表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同时要加强处理信息与数据和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和运算技能。落实网上阅卷对解题规范、书写轻重、表达完整等新的要求。

四、具体计划

(1)总体要求

第一轮复习是整个数学复习的基础工程,复习的最主要阶段,直接对复习的质量起制约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解决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做到细而实,统筹计划,切不可因轻重不分而出现“前紧后松,前松后紧”的现象,也不可因赶进度而出现“点到为止,草草了事”的现象,只有真正实现低起点、小坡度、严要求,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复习的原则是“抓纲务本、夯实三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以单元为主,加强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能力培养的落实,做到广度上不留死角,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并形成记忆和技能。

(2)要解决的问题

①对于课本上的定义、定理、公式都要熟透于心,理解它的本质、变化与应用,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位,对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公式定理的适用范围有本质、透彻的理解。

②对于课本的典型问题,既要掌握解答方法,又要思考它的变形、拓展,还应当注意它的应用。

③知识网络的形成,解题小结论的提练,一些解题漏洞的防范,解题思考方式的总结

(3)总体思路设计

为了保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轮复习我们将以《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复习资料为主,及时穿插补充二手资料为辅。毎一节内容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点、考点进行复习、强调,讲解典型例;第二课时,进行课时作业讲评及数学思想方法、解题规律、知识结构的总结。每一单元知识复习结束后都要进行滚动式单元测评,针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再以个人讲义的形式补充训练,确保二次过关。

(4)要注意的问题

①重视“三基”的作用,强调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所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强调要源于基本知识,强调运用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去解决看上去困难或新颖的问题,不赞赏用特殊巧妙解决问题,不提倡用大部份学生不熟悉的课外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工具。强调老师、学生在平时的复习和练习中,深刻理解数学基本概念的实质,从多个不同侧面,深入体会数学的基本方法,抓住基本解题方法的每个步骤和要点,“万变不离其宗”、“熟能生巧”,坚信用课本上学到的最基本的方法,可以解决一大批难题。

②总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学中应充分重视,以理解为主,辅之于科学的记忆,不贪多求快,机械重复,盲目盲从,要求真正了解学生复习后领悟多少、掌握多少。才能真正做到积少成多,提纲挈领,驾驭知识。

③应降低复习的起点,分散难点,做到“起点准、步子稳、扎扎实实、逐步提高”。不能迎合个别好生,一味追求偏难偏高的“深挖洞”,这样或许造就了个别“优生”,却导致大批“贫困生”,应全体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有高有低、有张有弛、有广有深,得到良好的效果。

④对重点知识内容,更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复习重点知识内容。既要“各个击破”,又要“融会贯通”;既要熟练掌握,又要灵活应用;既要注意和别的知识联系,又要有意识的加以应用,并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强化、深化、固化。

⑤注重滚动式练习。对已经复习过的知识,每周末印发一张简易综合练习。克服边学边忘,学前忘后,学完全忘的处境。(注:每位老师复印综合练习时顺便复印整个年级的)

⑥注重周末检测、章节检测考试卷的命题和分析,真正起到落实纠错反思的功能作用。

周末检测命题安排表:

命题人(理、文)

命题人(理、文)

第1周

倪德生

李娜娜

第11周

倪德生

李娜娜

第2周

林志雄

第12周

林志雄

第3周

符俊强

李娜娜

第13周

符俊强

李娜娜

第4周

赵兴勇

第14周

赵兴勇

第5周

李婷婷

李娜娜

第15周

李婷婷

李娜娜

第6周

倪德生

第16周

倪德生

第7周

林志雄

李娜娜

第17周

林志雄

李娜娜

第8周

符俊强

第18周

符俊强

第9周

赵兴勇

李娜娜

第19周

赵兴勇

李娜娜

第10周

李婷婷

第20周

李婷婷

章节检测命题安排表:

章节序号

命题人(理、文)

章节序号

命题人(理、文)

第十四章

林志雄

第七章

林志雄

第一章

符俊强

李娜娜

第八章

符俊强

李娜娜

第二章

赵兴勇

第九章

赵兴勇

第三章

李婷婷

李娜娜

第十章

李婷婷

李娜娜

第四章

倪德生

第十一章

倪德生

第五章

林志雄

李娜娜

第十二章

林志雄

李娜娜

第六章

符俊强

第十三章

符俊强

注:

1、文理科通识内容由理科老师统一命题即可;

2、周末检测与章节检测有冲突时,取消周末检测只用章节检测;

3、章节检测时间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安排.

4、章节检测题采用短卷形式:100分制,选择题4道每道10分,填空题2道每道10分,解答题2道每道20分;检测时间为45分钟.题目要有一定的坡度,难度接近高考.

月考命题安排表

月考考次

命题人(理)

命题人(文)

第一次

倪德生

第二次

林志雄

李娜娜

第三次

符俊强

第四次

赵兴勇

李娜娜

第五次

李婷婷

(5)几项具体措施

①研究高考,明确方向

要想高考数学取得理想的成绩,那就必须要清楚高考会考什么,怎样考的,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和做无用功。我们要求备课组每位教师在开学一周内认真学习三年来的《考试大纲》和试题评价报告,加强高考试题研究,并把近三年内海南省的高考试题做一遍,再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交流学习《考试大纲》和做高考试题的经验、体会。

②精挑细选,配齐资料

对一位高三教师来讲,好的资料就像士兵的好武器装备一样重要。我们坚持教师拥有多种资料,学生用一本资料。我们分别从基础知识的复习、典型例题的选择、课前与课后习题的配备、单元过关试题的质量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选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多种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改编和重组,使之更符合本校或本班的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的目的。

③面向实际,扎实教研

一是加强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全体备课组成员要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针对复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集体研究,共同寻找对策,加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精心筛选各类高考信息。

集体备课原则是:坚持“四定五备”“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备”即:备课程标准、备考纲、备高考试题、备学法、备教学手段。每周星期三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

集体备课制度是:

依据“个人备课———小组备课——个人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模块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任务合理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将不同的模块分配给每个老师,老师认真研讨相应内容的课程标准,研究最新的考试说明,先从整体上把握考点及其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主要应用。根据学校的安排,每星期的星期三下午是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先由主讲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认识从整体上讲解该模块在高考中的主要位置,对这部分知识的难点、重点和易错点进行分析。然后,再由小组的其他人员进行补充,其他教师可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每位教师再根据集体备课教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组织教学。

集体备课安排表:

主备人

备注

1

第1周

倪德生

2

第2周

林志雄

3

第3周

符俊强

4

第4周

赵兴勇

5

第5周

李婷婷

6

第6周

李娜娜

7

第7周

8

第8周

倪德生

9

第9周

林志雄

10

第10周

符俊强

11

第11周

赵兴勇

12

第12周

李婷婷

13

第13周

李娜娜

14

第14周

15

第15周

倪德生

16

第16周

林志雄

17

第17周

符俊强

18

第18周

赵兴勇

19

第19周

李婷婷

20

第20周

李娜娜

让听评课制度化。听课要听出经验,听出问题;评课要评出信心,评出不足,评出改进措施。让讲课老师讲出激情、发现问题、提高素质,越讲越好。我们鼓励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让有经验的老教师起带头作用,带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年轻教师的课也让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点评,取长补短。在积极的听课和评课中形成一种互帮互带、共同进步的氛围。

④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在教学计划充分制定的前提下,课堂教学成为高三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认为,抓好课堂教学这决定性的一环,就会在2017年的高考中取得一个备考的制高点,获得高考竞争的先机。开学以来,我们备课组群策群力,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精心细致的研讨,设计了知识梳理课、能力提高课、章节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经典课型的讲授模式,就上课前、课堂中、下课后的要求和做法进行全面规划,并由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先上示范课,其他老师观摩学习的模式进行落实。

知识梳理课

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巩固,并对各个知识点在整个数学课程中的位置、高考考查中的地位有充分的认识。我们在每节知识梳理课的课前,借助资料将需要复习的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相应练习,上课时首先提问学生,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再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地展现给学生。然后我们将知识点渗透到若干个例题当中,通过学生对例题的课堂展示,如口述做法、在黑板上练习等手段,一一点评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和弥补。每节知识梳理课后,我们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趁热打铁的对各个知识点进一步掌握。

能力提高课

在题目的解决过程中,无不渗透着各种精要的数学思想,应用着多种多样的数学方法。在每一个模块复习结束后,我们安排两节能力提高课。能力提高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技巧性,认识问题的深入性。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收集一些思维发散性强的题目,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选出内含数学思想,外显数学方法的典型题目补充到所用资料中。课堂上,我们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同时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的认识给予积极评价,并引导整个课堂按照预定的教学目的进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下,借助相关的思考题,维持学生的热情,对所认知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巩固。

章节复习课

高三一轮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构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编制便于清查各个知识点的知识网络,章节复习课就可以达到这个重要的教学目的。我们所用复习资料调整了课本的知识顺序,重新归类各个知识点。学生面临的是来自课本,又比课本更紧凑的学习模块。课堂上,我们以主干知识入手,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用一条主线将知识点、题型贯穿起来,让学生能够纲举目张,做到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在处理习题时,我们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倡一题多解,一法多用。课下,让学生多画知识结构框图,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网络。

试卷讲评课

我们认为,试卷讲评课必须建立在认真批改的基础上。在学生完成试卷后,我们集体组织批改并对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在课前准备充分,以便课堂上游刃有余。讲评时,我们注意选择性,有所讲也有所不讲,让课堂上的讲解少而精;我们也注意延展性,由一些重要的点带动一块知识的巩固;我们还注意讲解的针对性,展示学生的典型错误,分析其导致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同时,我们也注意灵活性,让学生展示其多种多样的想法。课下,我们注意二次讲义的编排,把学生的错题汇总成新的讲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

(6)、一轮复习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高三

科目

数学(理科)

教材名称及版本

人教A版数学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辅资料及出版社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教学进度计划表

时间

课时

备注

第1周

9月5—9月10

7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及其运算

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连接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2.1函数及其表示

第2周

9月12—9月17

7

2.2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2.3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2.4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2.5指数与指数函数

第3周

9月19—9月24

7

2.6对数与对数函数

2.7函数的图象

2.8函数与方程

2.9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4周

9月26—10月1

7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3.2导数的应用

3.3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月考一

第5周

10月3—10月8

7

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4.1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2通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4.3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4.4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第6周

10月10—10月15

7

4.5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4.6简单的三角恒等变形

4.7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4.8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第7周

10月17—10月22

7

第五章

平面向量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5.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5.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5.4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8周

10月24—10月29

8

第六章

数列

6.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6.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6.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6.4

数列求和

第9周

10月31—11月5

7

第七章

不等式

7.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7.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7.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月考二

第10周

11月7—11月12

7

7.4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三视图和直观图

8.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3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11周

11月14—11月19

7

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8.7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第12周

11月21—11月26

7

8.8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与距离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9.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9.3

圆的方程

第13周

11月28—12月3

7

9.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9.5

椭圆

9.6

抛物线

9.7双曲线

第14周

12月5—12月10

7

9.8曲线与方程

9.9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月考三

第15周

12月3—12月7

7

第十章

计数原理

10.1分类加法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0.2排列与组合

10.3二项式定理

第十一章

统计与统计案例

11.1随机抽样

第16周

12月12—12月17

7

11.2用样本估计总体

11.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案例

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2.1随机事件的概率

12.2古典概型

第17周

12月19—12月24

7

12.3几何概型

12.4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2.5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12.6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正态分布

第18周

12月26—12月31

7

第十三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

13.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3.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3.3数学归纳法

13.4算法与程序框图

第19周

1月2—1月7

7

13.5复数

第十四章

系列4选讲

14.1几何证明选讲

14.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月考四

第20周

1月9—1月14

7

14.3不等式选讲

第21周

1月16—1月21

7

小结与月考

注:每周为7课时,

11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