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制度 >> 人事制度 内容页

我国军衔的样式和等级为何在2000年年会进行变化

1988年,中国军队重新使用军衔,这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在作者的家人中,有好几位都曾经在军队服役,有一位堂姐是90年代中期的兵。作者翻阅老照片的时候,发现不认识堂姐的军衔。后来查阅了资历才发现,那是老式军衔,我国的军衔在2000年曾经进行了改进。那么,我国军衔的样式和等级,为何在2000年会进行变化呢?其实,这是军队发展建设的进一步需要。

一、我国曾经使用了两套完全不同的军衔

我国军队使用军衔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在1955年,换发55式军服的时候才出现了配套的军衔。在此之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军队长期没有使用军衔。在三四十年代,由于主要任务是作战,因此没有精力设计军衔。而且官兵们的战功不断的增多,军衔的等级会一再变化。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建国的初期,当时,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国家开始转入恢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工作,军队也开始了正规化的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军队在1955年开始使用军衔。当时,我国军队使用的军衔,有明显的苏式风格,采用了元帅、大将、上将、中将等军衔,著名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当时,出现上士、中士和下士军衔,这属于士官军衔,主要授予那些老兵们。但由于士官的等级太少,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到了1965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军衔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全军开始换发65式军服,65式军服没有军衔,采用了红领章的设计。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来说,对于这种军服的情怀很深。在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社会开始迅速发展。当时,我国军队与外军的交流逐步增多。没有军衔,确实在沟通上出现了一些困难。进入80年代之后,传统的65式军服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在80年代,中国军队先后换发了85式和87式军服,从1988年开始,我国军队开始重新使用军衔。但1988年的军衔与1955年的军衔样式完全不同,取消了元帅、大将、大尉、准尉等军衔。从军衔的样式上来看,我国军队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军衔,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在军官的军衔样式上,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但士兵和士官的军衔上则仍不完善。

二、我国曾经采用了志愿兵和义务兵结合的兵役模式

在1988年的军衔中,士官和士兵出现了两套完全不同的军衔,这与我国当时的兵役制度有关。在80年代,我国采用了志愿兵和义务兵相互结合的兵役模式,老一辈人肯定都听说过志愿兵的说法。由于采用了两种兵役结合的模式,因此志愿兵和义务兵采用了两套不同的军衔。当时,志愿兵分为了军士长和专业军士两个军衔,义务兵则分为了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和列兵军衔。由于同时采用了两个模式的军衔中国部队军衔,出现了各种问题。与同时期的西方军队相比,在士官队伍的建设方面,我国还需要努力。在西方军队中,士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士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既能够充分理解上级军官的命令,同时照顾、教育刚入伍的新兵们。所以说,士官队伍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