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纪念白求恩小橘灯梅岭三章七根火柴勇气单元自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纪念白求恩小橘灯梅岭三章七根火柴勇气单元自测

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揉捏(niē)无聊(1iáo)殉职(xuì)派遣(qiǎn)

B.天涯(yá)清晰(xī)酸涩(sè)胳膊(bó)

C.蓦地(mò)僵直(qiāng)翕动(xī)颀长(qí)

D.蜷身(quán)拘谨(jū)隐蔽(bì)寒颤(zhàn)

2.下列多音字注音和组词有错误的一组是()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健谈园圈耽误精益求精

B.霎时躲避热忱毫不犹预

C.吆喝狭隘信仰孔武有力

D.闪耀坚难佩服发愤图强

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丛莽(树丛草莽)

取义成仁(真理)一张一翕(合)

B.蓦地(突然)拘谨(言语、行动过于谨慎)

见异思迁(变动)微不足道(足够,充分)

C.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呆滞(形态呆板,麻木无神)

漠不关心(冷漠)旌旗十万(旗帜的通称)

D.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悉意(全心全意)

正十年(恰好)月朗星稀(明朗,明亮)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A.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

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

D.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6.对下列句中省略号或破折号的用法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好大一会儿,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省略号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B.(卢进勇)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省略号表示文中说话的省略)

C.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D.我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101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折)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风夹杂着栗子般大小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A.反问,借喻、暗喻,明喻,夸张、拟人

B.设问,借代、暗喻,明喻,暗喻、拟人

C.疑问,借代、暗喻,借喻,明喻、夸张

D.疑问,明喻、借喻,暗喻,夸张、拟人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香蕉、梨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就因为一处“正”号写成了“负”号,没有得到满分,他非常生气自己的不细心。

C.语文课上,班主任发现小明又在做小动作,温柔的目光一下子变得生硬起来。

D.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9.《纪念白求恩》一文作者在论述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篇幅用得较多,为什么在论述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时,文字比较简洁?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对白求恩同志的医疗技术的评价当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B.白求恩同志在医疗技术水平上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C.在白求恩同志的各个方面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处于次要地位。

D.白求恩同志在国际上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外科医生,他的医疗技术的高超是不言而喻的,不必作过多的论述,这样写文章更详略得当。

10.“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对这一段话分析理解有错误的一句是()

A.小橘灯的光能照亮革命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革命的前途是无限美好的。

B.小橘灯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借小橘灯,赞美小姑娘的这种精神。

C.小橘灯的光是微弱的,却能使人想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D.从小橘灯想到小姑娘,在那黑暗的年代,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是可贵的,给人以鼓舞。

二、阅读:迈上新台阶(40分)

【第一台阶】

(一)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自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的精神。

1.这一段共有十句话,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句子序号间标出。(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对这一段议论中心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1分)

A.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C.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D.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3.第⑧⑨⑩三句分别称“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能否互换?为什么?(1分)

4.这段文字用了对比写法,起什么作用?(1分)

5.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些。(2分)

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人人都佩服,人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二)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A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B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C有D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E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F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G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H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xxx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的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

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1.文中A、B、C、D、E、F、G、H处应填数量词已列到下面,请你根据空格后面的名词,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字母后面的横线上。(2分)

①一架②一间③一张④一位⑤一段⑥一幅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

E._______F._______G._______H._______

2.第一段文字交待了小橘灯故事的哪四个要素?请具体回答。(2分)

3.第二段文字中,哪些语句是描写小姑娘外貌的?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对小姑娘有了怎样的认识?(2分)

4.小姑娘“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这一神情、动作的描写是否表现了小姑娘的胆小、怯弱的一面?如果不同意,请用原文的具体事例加以反驳。(2分)

5.第一段划线的语句是什么描写?用第二段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2分)

6.通过“我”和小姑娘的交往过程,你对“我”的特点有怎样的认识。(1分)

【第二台阶】

(三)串白杨

五叔不知从哪里移来一棵串白杨栽在院子里。

串白杨虽然跟白杨树一样挺拔笔直,但仔细看,却是有区别的。串白杨的叶子是绿中泛银的,树皮也是绿中泛银;而白杨树的叶子和树皮则是纯绿色的。更重要的是串白杨有着与白杨树截然不同的性格。白杨树栽到哪里长到哪里,栽一棵活一棵;而串白杨则不同,栽一处,长几处,栽一棵,长一片。

五叔在院子里栽的是一棵串白杨,等到成材时却成了一片。后来五叔拆旧房盖新房时,尽数砍去那些串白杨,将它们雪白笔直的身子做了屋椽。

盖了新房,五叔在院子里种上牡丹、月季,想把院子弄成一个小花园,但那些花卉总是蔫巴巴的,缺颜少色,那花园隔三隔四就冒出棵串白杨嫩苗。

五叔把种不活牡丹、月季的原因归罪于那些冒出地面的串白杨幼芽,于是就将那些幼芽一概拔去。

没想到那串白杨的幼芽拔不胜拔,今天拔了明天长,明天拔了后天长。

于是五叔拿了铁锹在院子里掘地三尺,将地下那些纵横交叉任意伸展的串白杨根一根根斩断,指头般粗的深褐色的根断成了无数截,堆成一堆,在太阳底下慢慢枯干。

五叔院子里的牡丹、月季终于开了花,长得引人注目。

没想到院子里串白杨的根却在屋后冒出了幼苗。

五叔已是深恨串白杨了,觉得串白杨不听话、太任性。这里砍了那里长,那里掘了根,这里又冒芽。

于是五叔也将屋后那些串白杨拔了苗挖了根。

五叔想彻底根绝那些在地下无拘无束伸展,在地上无忧无虑冒芽的串白杨。

可数年过去,五叔却发现周围邻居的房前屋后、院里院外都长着串白杨。

五叔已无可奈何了,因为那串白杨长在别人家的地界,他无权拔苗挖根。

五叔追悔莫及,村子里本没有串白杨的,是他从外地移来这么一棵,而今根不知伸向了何处。

不知不觉,五叔院子里的那些牡丹、月季又蔫巴巴、半死半活,而那些花丛中又冒出了串白杨的幼苗……

五叔又气又没法,知道是邻居家的那些串白杨从地下把根伸了过来。

于是五叔毁掉花园,拔掉串白杨的芽,栽上几棵白杨树。

五叔觉得白杨树好多了,栽哪里长哪里,绝不违人心愿,不惹人生气。

我几次劝固执的五叔死了心,放手让串白杨去发芽,去成材。看他栽白杨树那吃力的样子,直让人又气恼又好笑。串白杨不要他去栽苗、去浇水,只要给他一个生存的权利就够了,而他却偏偏不允。

虽然五叔恨串白杨的不听话,我却极赞赏串白杨那种无拘无束的个性,更敬佩它那种在地下纵横挺进、顽强不息的精神。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3分)

屋椽()掘地()褐色()

无拘无束()()违人心愿()

2.串白杨与白杨树有哪些异同点?(2分)

同:

异:

3.五叔为什么把串白杨的幼芽一概拔去?(2分)

4.“没想到那串白杨的幼芽拔不胜拔”,“拔不胜拔”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短语是由成语________改造而成的。(2分)

5.五叔为什么喜欢白杨树而不喜欢串白杨?(2分)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串白杨对人类的要求甚少?(2分)

7.文章写的是串白杨,为什么还写了白杨树以及牡丹、月季等花卉?(2分)

8.作者为什么要赞美串白杨?(2分)

9.本文的写法是什么?作者写此文仅仅是为了赞美串白杨吗?实际赞美的是什么?(2分)

10.五叔为了根除串白杨采用了各种手段和方法,为什么还没能根除?从这件事你受到什么启示?(4分)

(1)

(2)

三、作文:抒写真性情(40分)

1.小作文(10分)

有个家在农村的大学生,到校半年了都未给家里写信,最近生活费快花完了,就写信向种地的父亲要钱。信中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请展开合理想像,描写文中那位大学生的父母收到儿子来信后的情景,字数不超过240字。

文题诱思:父母终于接到儿子的来信了!面对简短的三个字——不是问候,不是祝福,而是“钱”!父母定会有异样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那么,你就把它真切地描绘出来。

2.大作文(30分)

以“我们开动脑筋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文题诱思:这个“玩”字前面有个修饰语“开动脑筋”。是的,不开动脑筋,玩的也没意思。开动脑筋玩,首先要花样多,如巧问巧答,成语串珠,踏青吟诗……其次是玩出水平,如放风筝,动脑筋的会考虑放飞角度与平衡,使风筝放得高,快活无比;打乒乓球,动脑筋的会考虑用力角度,去扣球、削球、拉弧球圈;下棋,动脑筋的还会想到三十六计……

参考答案

一、1.D2.C3.C4.D5.D6.D7.B8.D9.D10.A

二、(一)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A3.不能互换。⑧句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⑨句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从职业角度称“白求恩医生”;⑩句从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则称“白求恩同志”4.通过对比更加突出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从而有力证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必要性5.A句更好些。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肯定的语气、赞扬的语气,都要比B句强烈。

(二)1.A④B⑤C②D③E①F⑥G③H③2.(1)时间: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2)地点:重庆郊外一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3)人物:我。(4)事情的缘由:由于要看的朋友不在家,只得等,才有机会看到来打电话的小姑娘。3.小姑娘外貌描写:只有xxx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这段描写,使我们看到这是一个身体瘦弱,家境贫寒的小姑娘。4.这一神情、动作描写不能说明小姑娘胆小、怯弱。紧接着下文小姑娘和我的对话便表现出小姑娘的从容、镇定。5.环境描写。为下文描写小姑娘的行为创造了条件,这可从小姑娘“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等处照应中证明这一点。6.对小姑娘深切关怀、热情帮助。

(三)1.chuán2.同:挺拔笔直。异:①串白杨的叶子是绿中泛银的,树皮也是绿中泛银的;白杨树的叶子和树皮则是纯绿的。②白杨树栽到哪里长到哪里,栽一棵活一

棵;而串白杨则不同,栽一处,长几处,栽一棵,长一片。3.种不活牡丹、月季。4.要拔的太多,拔不过来;防不胜防。5.白杨树不违人心愿,不惹人生气,栽哪里长哪里,绝不任意长芽,而串白杨无拘无束,不听话,惹人生气。6.不需要去栽苗、浇水,只要一个生存的权利。7.作衬托,为了突出串白杨的特点。8.串白杨具有无拘无束的个性及在地下纵横发展、隐蔽挺进、顽强不息的精神。9.象征;不是;实际赞美的是具有串白杨一样品格和精神的人。10.(1)串白杨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五叔是力不能及的。(2)世界上有些事物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消灭不了的,尤其是那些向上发展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三、(略)

    以上《初一语文试题纪念白求恩小橘灯梅岭三章七根火柴勇气单元自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一语文试题纪念白求恩小橘灯梅岭三章七根火柴勇气单元自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一语文试题纪念白求恩小橘灯梅岭三章七根火柴勇气单元自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