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要点
(一)关于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成长于xxx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l岁,与韩愈同官,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xxx新派的重要人物。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由于革新失败,柳宗元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进行造谣诽谤、人身攻击,骂声不绝。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后柳宗元改贬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造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今柳子庙中仍然留存着一副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福我寿民事”,便是对其卓越政绩的褒扬。
虽然活了不到50岁,但柳宗元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家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山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将永远受到世人的尊敬。
(二)关于“愚溪”
出永州市大西门,过黄叶渡到柳子街,街后有条小溪,水流淙淙,汇入潇水,原名冉溪。因冉姓人家住在这里而得名;又说,从前溪水浑浊如黑染料,不能饮用,因而又名染溪。唐元和五年间(公元810年),柳宗元迁居溪旁改名愚溪。溪水与潇水的汇合口,有一座两拱的石桥,名愚溪桥。桥头怪石嶙峋。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曾留下游踪。
传说,自从柳宗元定居愚溪后,与当地人民一道筑堤治水。从愚溪的三处发源地——戴花山、太古源、小桃源起,在数十里的水路中,受尽了千辛万苦,筑成了72座水堤。这一行动感动了苍天。从此,两岸柳绿竹翠,溪水澄清,游鱼可数,溪底及两岸的石头,都变成了白色,群众高兴地叫愚溪为“玉石港”。
柳宗元写有《冉溪》、《愚溪诗对》、《愚溪诗序》等诗文,他在《愚溪诗序》说“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诗刻何处,已无迹可考。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由于时代的变迁,也多不可复识,但愚溪风光,仍为游人向往。特别是深冬季节,雪花纷飞,水天一色,西岸石木参差,寒鸭数点。宛然一幅绝妙画图,真是美景天成,因有“愚溪眺雪”之称。
(三)本文内容分析: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第一段,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灌水之阳”,“东流入于潇水”,介绍两种不同的命名——有的给这条溪冠以姓氏称为“冉溪”,有的根据溪水可以染色称为“染溪”,叙出改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愚触罪”,贬谪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之说;三是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故更之为愚溪”。
第二段,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
第三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一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
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之奇”而“无以利世”。
第四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又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前四段,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第五段,用“溪虽莫利于世……”几句,与第三段“无利于世”抑扬对照,代溪解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诸语,与第四段“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为解嘲。名为“愚”,实则不愚。遂将溪之愚、己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他把愚溪的纯洁秀美和自己的高尚情操、文学才能联系起来,把对愚溪不能有益于世的惋惜心情和对自己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情绪融合在一起。他深深感到,能够赏识这地处荒山野地的寂寞美丽溪水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这怀才不遇、被贬谪到这荒远地区的柳宗元的,也正是这溪水。看来愚溪碰到了最合适的主人,而柳宗元在这里也找到了最合适的住所了。然而,这些话的字里行间,蕴蓄着多少愤懑不平的声音!
(四)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刻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正如《古文观止》评此文:“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他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在对于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是同作者一样的遭遇吗?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写景善于布局
本文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读者仿佛跟着作者自潇水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又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入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把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
(五)“愚”者何“愚”?
《愚溪诗序》是唐代散文名家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已亡佚)著的序文,全篇凭其一气以贯之的二十四个“愚”字连缀成文,氤氲着作者沉沉的郁愤之情,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柳宗元少有大志,早年就“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立志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之民,垂不灭之声”。33岁的柳宗元风华正茂,大刀阔斧地参与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以期大展鸿图。殊不知,天降横祸,革新触犯了某些大贵们的利益,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还算不幸中的幸运者,只远贬永州,但这“幸运”丝毫也不能减轻他的苦痛:朝廷肆意地扼杀了他的政治生命。从此,柳宗元没有刘禹锡再召回京时“前度刘郎今又来”的风光了,只好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就这样,十四五年的贬谪生活几乎断送了他本应充满活力的政治青春,其间的冷寂、凄凉、激愤,有多深,有多浓,谁能体味到呢?
《愚溪诗序》便是柳宗元身贬永州,迁居城郊愚溪时的产物。序文入手就擒住一个“愚”字。引来齐桓公时的一老翁作为千古知已,流露出自己在风云变幻的时政面前的卑微、无奈和不满。柳宗元想起愚公谷,潜意识里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想以此削减心灵的寂寞,从而获得某种生活的激情。无独有偶,在柳宗元之前的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历遭坎坷仕途之后,也曾用愚公谷指代他的往处,并作《愚公谷》一诗以抒怀:“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或许,王维的孤傲情志又进一步点燃了柳宗元定名愚溪的信心。
“愚溪”一呼,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便接踵而应了。“八愚”本来“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只不过“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八愚”为非生物,应该无所谓愚笨与聪明的,而柳宗元在赋予它们以愚笨之性时,愚溪的形象已经融入到作者之身了,很明显,柳宗元写愚溪就是在替自己画像。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全在一个“愚”字上作文章,托物自况,曲折地宣泄了作者“心有蓬塞而不得其路”的压抑和悲愤心情,愚景、愚己都在愚人、愚社会,细细品读,情味无限。
柳宗元在谪居愚溪时还写过一首诗: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二、能力训练、检测
1、请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冉溪( ) 贬谪( ) 龂龂( )
坻石( ) 幽邃( ) 寂寥( )
睿智( ) 悖逆( ) 清澈( )
铿锵( ) 眷慕( ) 漱涤( )
2.请解释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词:
①灌水之阳
②姓是溪为冉溪
③名之以其能
④得其尤绝者家焉
⑤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
⑦故更之为愚溪
⑧合流屈曲而南
⑨适类于予
⑩莫我若也
⑾莫我知也
⑿乐而不能去也
3、请解释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可以染也
②名之以其能
③予以愚触罪
④不可以不更也
⑤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⑥不可以溉灌
⑦无以利世
⑧颇以文墨自慰
⑨以愚辞歌愚溪
4、请在下边文段的空白处添加适当的虚词:
(1)溪虽莫利(A)世,(B)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C)不能去也。予虽不合(D)俗,亦颇(E)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F)无所避之。(G)愚辞歌愚溪,(H)茫然(I)不违,昏然(J)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K)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L)溪石上。
(2)齐桓公出猎,逐鹿(A)走,入(B)山谷之中。见一老公(C)问之曰:“是为(D)谷?”对曰:“为愚公(E)谷。”桓公曰:“何故?”对曰:“(F)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
(G)仪状,非愚人(H)。何为(I)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J)大,卖(K)(L)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M)持驹去。傍邻闻(N),(O)臣(P)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
5、翻译语句: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附参考答案:
1、
rǎn biǎn yín chí suì liáo ruì
bèi chè kēng juàn shù
2.
①阳:山之南,水之北
②姓:取姓,名词用作动词。是:这
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④家:安家,名词用作动词。
⑤家:安家,名词用作动词。
⑥名:名称。
⑦更:更改。
⑧南:向南流,名词用作动词。
⑨适:刚好。类:像。
⑩莫:没有(谁)。若:比得上。
⑾知:了解。
⑿去:离开。
3、
①用来,连词。
②用,凭借,介词
③因为,介词
④固定短语“可以”,和现代汉语“可以”同意。
⑤因为,连词;用,介词。
⑥用来,连词
⑦固定短语“无以”,意为“没有什么(办法或东西)”。
⑧用,凭借,介词
⑨用,凭借,介词
4、
(1)A于 B而 C而 D于 E以 F而 G以 H则 I而 J而 K而 L于
(2)A而 B于 C而 D何 E之 F以 G之 H也
I以 J而 K之 L而 M遂 N之 O以 P为
5、有人说:(这溪水)可以用来染布,用它的功能来命名,所以称之为染溪。
与苦难无关
在西北时,上过一座青翠得像童话似的山。每日清晨,云悠悠的聚拢在山顶,让人无力分辨现实与梦境。山上有哈萨克族的小屋,泥土夯成,墙缝开裂,房顶上生满青草,远望去竟像盆景。当地人见游客自是躲避,只有几个灰头土脸的孩子,常站在公路另一边的草坡上,眼神怯怯的盯着我们,总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后来有机会见到当地的小学,校舍也是泥土夯成,外壁爬满不知名的草。掏开几个黑洞洞的窗口,天晴时也漏不进几缕光线。校舍外是尘土弥漫的“操场”,隔着篱笆远远的望,竟见着一个破烂的木架子,从形状上分辨分明是球门。这让我很意外,一时语塞,不知是意外之喜或是意外之悲,或许皆有。
我想象那些黑脸膛的小孩在这玩足球时情景——球或许是外面捐的吧,或许是乡亲们攒钱买的;谁家的汉子帮着做的球门?孩子们衣衫褴褛,神采却顾盼飞扬。他们的汗水濡湿了地面;尖叫声回荡在校舍前,一个孩子跳起来了,头去顶球:——球砸在校舍围墙上,泥土碎片拌着草籽,扑簌簌落了一地。孩子抬手抹脸,被尘土呛得干咳几声,灰暗的脸上绽开灿烂的笑。
我想起我的朋友,他们也喜欢足球,会甩着汗淋淋的头发学习射门——我一直觉得足球是世人对青春不死的眷恋的产物。这些放牧人家的孩子,他们得不到我们所拥有的十分之一,他们的未来显得如此无望——深山里,一辈子与牛为伴,那时他们父辈烙在他们身上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孩子身上都烙着的,那是贫穷、愚昧、与世隔绝的印记。然而他们也有足球场,他们在苦难的童年里追求快乐,和我们一样。我不能再用语言来形容这份感动,在这群孩子被西北广漠的青山凝固的青春面前。
我记得在北京,那些民工返乡前彻夜的欢歌;我也记得,把家里废弃的电脑送给街角卖菜的女人时,她那两个女儿脸上焕发的神采;我更记得,在香山山顶上,那位养了三条流浪狗的拾垃圾的老人,当日头渐渐向山后坠下去时,老人一手提一个装垃圾的黑口袋,悠哉地向深山里去了。一声口哨,三只狗围着主人的腿撒欢乞食。老头从垃圾袋里挑出半截火腿肠喂给最小的狗,姿势都充满了爱怜。
“在逆境中微笑者,较之在顺境中狂笑者,更是难为。”在苦难中寻求快乐的人,他们才是真正快乐的持有者。
或者说,快乐,这人世间最纯粹的情感,与苦难无关。
[评语]
作文要求的话题是“快乐”,而文题却是“与苦难无关”——“快乐”何在?
那块“泥地”(“操场”)是快乐的发源地,那个“木门”(球门)是快乐的创造者;那么,那群灰头灰脸的小孩呢,便是快乐的享受者了吧?自然,那“外壁爬满的不知名的草”和“扑簌簌落了一地”的“泥土碎片”和“草籽”,就是“快乐”的见证者了。还有那个“卖菜的女人”,那个“养了三条流浪狗的拾垃圾的老人”……其实,“快乐”毋需刻意:一个“充满爱怜”的“姿势”,也许就是“快乐”的全部。
小作者在几件日常小事的叙述中,阐释了自己对于”快乐”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作者对于“苦难”的深切体味的基础上的。于是,文中的“快乐”和“苦难”,都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真实。
“快乐”与“苦难”无关!任何人,任何地点,都有。
“快乐”与“苦难”无关?没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又怎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要我说,“快乐”与“苦难”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