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项脊轩志》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学习要点
  1.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昆山人。他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
  2.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学习时要认真体会这一特色。
  3.本文善于取材,以平凡小事寄托深情,值得认真领会仿效。
  4.理解“顾、稍、置、去、归”几个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用力训练
  1.词语中红色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渗漉(sèn) 兀坐(wù)  偃仰(yǎn)
  B.栏楯(dùn) 垣墙(yuán) 象笏(hù)
  C.斑驳(bān) 凭几(jǐ)  异爨(cuàn)
  D.先妣(bǐ)  修葺(qì)  长号(háo)

  2.下列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A.流入 B.集中 C.记载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A.趁着 B.等到 C.赶上
  (3)客逾庖而宴
   A.超过 B.更加 C.越过
  (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A.几乎 B.恐怕 C.危险
  (5)先妣抚之甚厚
   A.对待 B.抚养 C.安慰
  3.下列红色词古今不同义的一项是
  A.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B.墙往往而是
  C.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4.下列例句中红色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例: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B.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C.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例: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红色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后。”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6.解释下列各组红色词
  (1)当:他日汝当用之
       以当南日
  (2)已:日过午已昏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3)过: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4)始: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5)以:娘以指扣门扉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6)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
  7.下列句中红色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8.下列说法正确的二项是
  A.“归宁”和“来归”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嫁家省亲。
  B.“三五之夜”指农历每月望日月明之夜。
  C.“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D.“北向”是指屋子坐北朝南。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罗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踧踧,锋棱顿减。王徐顾笑曰:“怪公气盛耳。平心而论,要是三四等好官,来生尚不失冠带。”促命即送转轮王。(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冥府:旧时迷信说法,认为人死后进入阴间,阴间官府称冥府。②三载考绩:清朝惯例,朝廷每三年要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评。
  9.对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所至但饮一杯水  但:转折连词但是
  B.并水不饮     并:副词,连
  C.某虽无功,亦无罪 虽:即使
  D.要是三四等好官  要:总之
  10.对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植木偶于堂  植:种植
  B.阎罗王哂曰  哂:笑
  C.畏烦重而不举 举:办
  D.官大踧踧   踧踧:不安的样子
  11.下列句中“负”字意义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誓天不相负
  B.非负民乎
  C.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下列句中“以”字意义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设官以治民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奸商囤积以居奇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3.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设官以治民
  A.设立官员是整治百姓的
  B.假设官员是整治百姓的
  C.设立官员是用来管理百姓的
  D.假设官员是用来治理百姓的
  (2)公一生处处求自全
  A.您一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B.您一生处处保全自己
  C.您一生处处全面要求自己
  D.您一生处处对自己求全责备
  14.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所至但饮一杯水”,表明某官员为官两袖清风,无贪心。
  B.作者借阎罗王之口,认为不贪并非好官,因为还不如一个木偶。
  C.当时社会上三四等好官特别多。
  D.作者认为当官无功就有罪。
  15.从上面文字中可以得到启示,不妥当的一项是
  A.当官一定要有所作为。
  B.当官先要不贪。
  C.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能盛气凌人。
  D.当官必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三、参考答案
  1.D
  2(1)A(2)B(3)C(4)B(5)A
  3.B
  4.(1)B(2)B
  5.A
  6.(1)应当,挡住(2)已经,然

后(3)偏过,看望,经过(4)才,开始(5)用,“而”,根据(6)在,和,比
  7.C
  8.BC
  9.A
  10.A
  11.D
  12.B
  13.(1)C(2)B
  14.C
  15.D

回想

高一(8)班刘畅

  总是在岁末时,慢慢地想一想这一年的日子。
  一生中该有很多不平常,就发生在这某年某月,所以真应该为生活留下几抹痕迹。可惜我没有坚持记日记的习惯,也许忘记了很多细微的感触和平凡的感动,但总有一些在我看来很难忘的,或者说,那是一种至深的感受、初次的经历。至深与初次,都是一种永恒。
  如数家珍,我的二零零一。
  五月,经历了一次失败。
  五月中旬,我参加了某市重点中学的提前招生考试。可以说之前的一个月,我都在为这次考试准备着,没有遗忘一个应该下功夫的角落。那时候,太想摆脱中考冲刺前近乎缺氧的生活,因而抱定一个信念:必须被提招录取。破釜沉舟的信念使我变得压抑、郁闷。那种压力之下,我没有考上。年级的前十名,除了两位非四中不考的尖子外,都参加了提招,而除了我,其余全部中榜。三十天后,即是中考的日子。
  有些惊异的是,那时候的我并没有陷入痛苦的深渊,调整一个周末,立刻重拾起书本,平静地复习;也并没有在意老师、同学的议论、疑惑,有些我行我素的味道。说实话,我至今不明白,经历失败的我为什么会那样平静、轻松。原来我身上还有这般勇气。
  六月,经历了一次成功。
  这次成功,让我感受到了很深的喜悦。中考过后,心中很忐忑,知道自己发挥不如摸拟考试好,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考虑未来。当我抓起电话,听着查询台一字一顿报分的时候,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喊了五次“ye!”父亲站在我身边,我挂下电话,一下跳起来,紧紧搂住他。我没哭,我笑出了眼泪。父亲抱着我,笑得很灿烂,他还不知道我的成绩,但看我那样高兴,不住地说:“好,好,太好了!”我也不知道别人的成绩和录取分数线,但那比相当出色的摸拟还要高的分数告诉我,我成功了!我抖着给母亲打电话,她有应酬,正面对着一桌筵席,当知道了我的好消息,她激动得一个中午没动筷子。
  那段日子,父母总是笑盈盈的。那种喜悦洗去所有烦恼,驱走一切不快。我、我们被喜悦深深包围着。
  如愿收到四中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我开始格外相信自己:完全凭靠自己,我有了第一次最难忘。真正的成功,是因为我以极平和轻松的心态,看待失败,迎接挑战。
  七月,经历了一次自豪。
  这个月,我去了香港,作为东城区金帆艺术团的独唱演员,访问了向往以久的香港。那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夜晚霓虹灯下的绚烂街市尽显风华;那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繁华广厦中的富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丰愉竞相流露。繁华与发达令人羡艳,但并不能让我自豪。我自豪的无疑是一种自我实现:当我站在新光剧院的舞台上放声歌唱时,我感到了使者的责任;当满座的香港观众喝着音乐节奏为我鼓掌时,我体会到了同胞的真诚与热情!都说香港是“弹丸之地,文化沙漠”,虽然我们的表演并不高超,但也无疑为香港贫乏的艺术生活添了一抹亮色。
  开阔眼界令我兴奋,而责任,使我自豪。
  不平凡的好像歌剧的华彩乐章,给人新鲜的冲击和深深的感动;但略显平淡的乐谱依旧是动听的,就像那平平常常的日夜,真实的萦绕着我,也给了我感悟。这一年,我品味了分别,送走迁居美国的好友时,我安慰自己道:分离不是永恒,唯有乐观才是成熟;这一年,我独尝了失落,在强手如林的激烈新环境中,我安慰自己道:成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唯有超然、豁达才是人生之本;这一年,我经历了思考,我越来越明白:长大就是一种责任,对自己,也对别人……
  如数家珍似的理理旧事,重新回味那些或是激动、或是喜悦、或是难忘、或是悲伤的日子,心里觉得很坦然。
  每一年每一年,我们都该这样因坦然而快乐。
  评语
  这篇文章,紧扣“杂忆”行文,结构布局颇有匠心,通过对二零零一年五月、六月、七月一些往事的漫忆,犹如把几幅优美的镜头或说速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那些有失败,也有成功和自豪的片段,共同组成了“或是激动、或是喜悦、或是难忘、或是悲伤的日子”,既衬托出坦然而快乐,又烘托出自强和责任,令读者掩卷而思,仿佛也能随作者而悲歌。文章善于剪裁,语言也流畅生动,值得鉴赏。

 

 

    以上《《项脊轩志》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项脊轩志》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项脊轩志》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