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六年级音乐劳动课第二课时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编辑推荐]根据广大考生的需求,中国学科吧(jsfw8.com)小学频道现整理了小学六年级音乐劳动的课第二课时说课稿,欢迎大家进行!

小学六年级音乐劳动的课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翁嘿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翁嘿呀》,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

2、通过演唱歌曲,能表现出这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教材分析:

《翁嘿呀》是吉林延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因歌中用了很有特色的衬词“翁嘿呀”而得名。朝鲜族农民在集体劳动中,合着劳动节奏,“一领众和”地歌唱,有利于调节精神,统一意志。歌词随兴而编,领唱者唱正词,众人唱衬词。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教学重点:

唱出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教学难点:

继续了解劳动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朝鲜音乐《阿里郎》,设问:

知道这首歌曲吗?是哪个民族的?

2、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朝鲜族民歌《翁嘿呀》。

二、新课讲授

1、师播放歌曲《翁嘿呀》,设问:

歌曲的速度怎样?力度呢?

2、生听后回答:

歌曲的速度为中速,力度比较强。

3、师指导学生复听歌曲,设问:

歌曲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生讨论并回答:

朝鲜族农民在打麦劳动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听辨,让学生逐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5、师带领学生用听唱法直接唱歌词,注意力度应强一些。

6、指导学生轻声演唱歌谱,注意反复记号的用法。

7、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翁嘿呀》。

三、拓展延伸

1、师继续讲解“号子”:

民间音乐中号子的历史最为古老。原始时代某些费力的劳动中,人们为了统一节奏、调节情绪而发出的呼喊,即是劳动号子的雏形。后来,由于劳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断细密的分工,号子也随之丰富多样,以至形成诸如江河船夫号子、海上渔民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放簰号子、林区号子、搬运号子等许多不同的类型。尽管今天许多费力的劳动都机械化了,不需再唱号子,但是有些劳动号子仍将作为音乐作品流传下来。

(设计意图:将劳动号子渗透到歌曲教学中,让孩子系统地了解有关“号子”的音乐知识。)

2、为《翁嘿呀》编配朝鲜长鼓舞节奏,在演唱歌曲时作为伴奏。

2/4XXXX|XXXX:||

2/4XO|XO:||

(设计意图:通过进行创编活动,进一步感受朝鲜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以上就是小学六年级音乐劳动的课第二课时说课稿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请认真阅读!!

同类热门:

小学六年级音乐说课稿大鹿

2013六年级音乐说课稿春天的旋律

小学音乐说课稿经典模板

    以上《小学六年级音乐劳动课第二课时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小学六年级音乐劳动课第二课时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六年级音乐劳动课第二课时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