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鲁教版五年级音乐说课稿:美丽的夏牧场,中国学科吧(jsfw8.com)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是鲁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夏牧场》,首先对我们此次课例研究的课标背景做一说明:
课标解读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该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音乐要素方面的要求,同时使学生在演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课例设计说明:
在实际的唱歌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或重视单一的唱歌技能训练,忽略情感要求的挖掘和处理;或者是一味的体验感受熏陶,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决定开展唱歌教学的专题研究,想呈现一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实现音乐审美核心教育理念的课例,体现课标中提出的“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
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教学过程是怎样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评价设计、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草原,草原是绿色、生命的象征。《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新疆风味的哈萨克族民歌,属于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4/4拍、单乐段,四个乐句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的作曲手法。此曲虽然是单部曲式,但全曲音域不宽只有六度,由于使用了民族创作手法,虽多次反复却不让人觉得罗嗦,词、曲都体现了一幅美丽生动的草原牧场情。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比中、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性要强,在此之前已经学过有关新疆风格的歌曲,了解基本节奏;有一定的唱谱能力;基本掌握了轮唱这种合唱形式和简单的多声部合唱;积累了一定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在听、看、唱、动、想、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喜爱少数民族音乐,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从而热爱草原、爱护草原。
2、能视唱歌曲曲谱,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意境。
3、能用自创的独特形式表现歌曲,并能设计多种演唱形式,培养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其中学会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是能为歌曲设计丰富的合唱形式。
四、【评价设计】
1、通过欣赏图片、体验节奏、哼唱旋律及课件展示,学生感悟尝试,积极参与,完成感受音乐旋律的体验过程,达成了目标一,教师要及时进行表现性评价,总结引导,让学生很快融入到音乐旋律的意境中。
2、通过课件展示、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完成学习目标二和三,教师要适时进行论述性评价。
3、通过创编的形式设计合唱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三,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性评价。
五、【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一个“美”字,让学生在所有的音乐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为此,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谈话导入(寻找美)、聆听哼唱(感悟美)、演唱体验(表达美)、表演创编(创造美)、拓展延伸(追求美)。
一)、谈话导入——寻找美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方式,借助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语文课上我们读过‘草原’,美术课上我们画过草原,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来歌唱草原。”这样轻松自然的谈话,把学生带入到歌曲描绘的情景中。从语言文字的美到水墨丹青的美再到音乐旋律的美,让学生体验美有多元的表达方式。
二)、聆听哼唱——感悟美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草原图片,静静地感受心中自然而然流淌出的旋律,激发创作兴趣:同学们,如果此时的你是一位作曲家,你创作出的音乐速度和情绪会是怎样的呢?
此环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身边,关键在于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同时完整地让学生了解音乐旋律的速度与表达情绪的关系,将情感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有机结合。
在情感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与风格,播放伴奏音乐,找出手鼓伴奏型,因势利导介绍乐曲的民族风格特点以及哈萨克的铃鼓演奏方式。
设计的铃鼓节奏创编是想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掌声中有音乐,咚哒哒咚哒;地板中有音乐,咚哒哒咚哒……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身边,关键在于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用“啊”小声哼唱,注意四四拍强弱规律再次哼唱,进一步体会旋律的优美!通过找相似的歌谱乐句来分析民歌歌曲的创作手法。
三)、演唱体验——表达美
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运用科学的发声技能,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时,采用“以情带声、以声抒情、声情并茂”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和演唱的自信心。通过精心设计演唱实践活动中进行技能训练,融情感、趣味、技能于一体,使他们在歌唱中享受音乐美的愉悦,接受音乐美的熏陶。
1、借助画面,情感启发: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就置身于天山脚下,面对圣洁的雪山,让我们的声音像恰布河水干净清澈,像蓝天空灵通透,随着白云轻轻游走。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2、利用尾音的吐字归音进行演唱:如果我们把每一乐句的尾音唱的再饱满些,并且注意长音的保持,我想你的歌声会更美。
3、从歌词入手,启发情感,如:“远处是冰峰,近处是牛羊”,表现远处的声音应该是强的还是弱的。那近处的呢?
4、借助旋律线,掌握演唱技巧:指导演唱抒发情感的“啊”时,遍唱边划旋律线,想象声音在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天山山脉上慢慢滑过。
5、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观看阿肯表演片段,感受欢快、活泼的场面,并介绍冬不拉,模仿阿肯的表演形式进行演唱。
总之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既享受音乐的魅力又掌握了演唱技巧。
总结: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
阅读本文的考生还阅读了:
2013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美丽的夏牧场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五年级美术: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说课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小学>说课稿>五年级音乐说课稿
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鲁教版五年级音乐说课稿:美丽的夏牧场,中国学科吧(jsfw8.com)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是鲁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夏牧场》,首先对我们此次课例研究的课标背景做一说明:
课标解读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该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音乐要素方面的要求,同时使学生在演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课例设计说明:
在实际的唱歌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或重视单一的唱歌技能训练,忽略情感要求的挖掘和处理;或者是一味的体验感受熏陶,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决定开展唱歌教学的专题研究,想呈现一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实现音乐审美核心教育理念的课例,体现课标中提出的“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
、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教学过程是怎样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评价设计、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草原,草原是绿色、生命的象征。《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新疆风味的哈萨克族民歌,属于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4/4拍、单乐段,四个乐句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的作曲手法。此曲虽然是单部曲式,但全曲音域不宽只有六度,由于使用了民族创作手法,虽多次反复却不让人觉得罗嗦,词、曲都体现了一幅美丽生动的草原牧场情。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比中、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性要强,在此之前已经学过有关新疆风格的歌曲,了解基本节奏;有一定的唱谱能力;基本掌握了轮唱这种合唱形式和简单的多声部合唱;积累了一定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在听、看、唱、动、想、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喜爱少数民族音乐,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从而热爱草原、爱护草原。
2、能视唱歌曲曲谱,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意境。
3、能用自创的独特形式表现歌曲,并能设计多种演唱形式,培养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其中学会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是能为歌曲设计丰富的合唱形式。
四、【评价设计】
1、通过欣赏图片、体验节奏、哼唱旋律及课件展示,学生感悟尝试,积极参与,完成感受音乐旋律的体验过程,达成了目标一,教师要及时进行表现性评价,总结引导,让学生很快融入到音乐旋律的意境中。
2、通过课件展示、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完成学习目标二和三,教师要适时进行论述性评价。
3、通过创编的形式设计合唱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三,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性评价。
五、【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一个“美”字,让学生在所有的音乐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为此,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谈话导入(寻找美)、聆听哼唱(感悟美)、演唱体验(表达美)、表演创编(创造美)、拓展延伸(追求美)。
一)、谈话导入——寻找美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方式,借助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语文课上我们读过‘草原’,美术课上我们画过草原,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来歌唱草原。”这样轻松自然的谈话,把学生带入到歌曲描绘的情景中。从语言文字的美到水墨丹青的美再到音乐旋律的美,让学生体验美有多元的表达方式。
二)、聆听哼唱——感悟美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草原图片,静静地感受心中自然而然流淌出的旋律,激发创作兴趣:同学们,如果此时的你是一位作曲家,你创作出的音乐速度和情绪会是怎样的呢?
此环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身边,关键在于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同时完整地让学生了解音乐旋律的速度与表达情绪的关系,将情感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有机结合。
在情感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与风格,播放伴奏音乐,找出手鼓伴奏型,因势利导介绍乐曲的民族风格特点以及哈萨克的铃鼓演奏方式。
设计的铃鼓节奏创编是想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掌声中有音乐,咚哒哒咚哒;地板中有音乐,咚哒哒咚哒……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身边,关键在于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用“啊”小声哼唱,注意四四拍强弱规律再次哼唱,进一步体会旋律的优美!通过找相似的歌谱乐句来分析民歌歌曲的创作手法。
三)、演唱体验——表达美
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运用科学的发声技能,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时,采用“以情带声、以声抒情、声情并茂”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和演唱的自信心。通过精心设计演唱实践活动中进行技能训练,
融情感、趣味、技能于一体,使他们在歌唱中享受音乐美的愉悦,接受音乐美的熏陶。1、借助画面,情感启发: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就置身于天山脚下,面对圣洁的雪山,让我们的声音像恰布河水干净清澈,像蓝天空灵通透,随着白云轻轻游走。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2、利用尾音的吐字归音进行演唱:如果我们把每一乐句的尾音唱的再饱满些,并且注意长音的保持,我想你的歌声会更美。
3、从歌词入手,启发情感,如:“远处是冰峰,近处是牛羊”,表现远处的声音应该是强的还是弱的。那近处的呢?
4、借助旋律线,掌握演唱技巧:指导演唱抒发情感的“啊”时,遍唱边划旋律线,想象声音在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天山山脉上慢慢滑过。
5、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观看阿肯表演片段,感受欢快、活泼的场面,并介绍冬不拉,模仿阿肯的表演形式进行演唱。
总之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既享受音乐的魅力又掌握了演唱技巧。
总结: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
阅读本文的考生还阅读了:
2013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美丽的夏牧场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五年级美术: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说课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小学>说课稿>五年级音乐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