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大学开设恋爱课火爆有学生坐地上听课很重要

河南青年时报讯(记者李万)“希望我未来的男朋友一定能上刘英的《社交礼仪》课。” 这是河南师范大学一名大三女生在微博上的感慨。

她指的刘英是该校旅游学院的一名老师。 刘莹教授的学校选修课《社交礼仪》是近年来学校的热门选修课。 在这个课程中,亲情、友情、爱情等亲密问题都会被讨论。

近日,中国青校传媒(中国大学生传媒联盟)对全国1028名大学生发起了“是否支持在大学开设爱情课程”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持积极态度。

哪些大学开设恋爱课程? 怎样上爱情课? 为什么要开设爱情课程? 记者走进省内部分大学课堂,了解大学的爱心课堂。

【课堂】大学爱情课太火了,学生席地而坐听课

“我感觉自己有些不对劲,一旦暗恋一个男生,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我知道自己暗恋他的时候,我的潜意识就会告诉自己,他在这里不好。”那就不好了,然后暗示自己,我不喜欢他;二是我喜欢他,但是一旦开始谈恋爱,我就感觉不舒服,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人”。

“也许你不够喜欢他,或者你不够自信。不过,这两种情况都不代表你有问题,对方也没有问题,都是正常现象。” 10月16日晚9时10分,河南师范大学东校区综合楼内,“社交礼仪”课程结束时,一名女生向刘英提问,得到了解答。

10月16日晚,刘莹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班里的学生以女生居多。刘英认为,一方面,师范学校女生比例较大;另一方面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师范学校女生比例也较高。 另一方面,女孩子感情比较细腻,更注重这个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堂_河南师范大学老师谈恋爱观

在这堂课上,刘莹从概念的角度向学生们提出了“你的爱情观是什么”、“什么是真爱”、“如何感受爱”等问题,引导学生从概念上独立地认识爱情以及自己的爱情观。个人观点。 思考。

刘莹主讲的《社交礼仪》是近年来学校的热门选课,不少学生要等到大三才能选修。 一周前,因为一段鼓励异性学生互相发微信的课堂片段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更多没有选课的学生来到这里。

因此,这一天,这个能容纳三百人的楼梯大教室里挤满了学生。 迟到的人只能席地而坐,或者背着书包站在最后一排。

河南农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韩宁主讲的学校选修课《婚姻家庭法概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韩宁将日常生活中与爱情、婚姻相关的案例和话题融入到专业的法律知识中。 在第一题“爱情与婚姻”的开篇,他以柏拉图、张爱玲等人为例,向学生讲述“喜欢与爱情”。 “爱情的差异”为题,最后章节设立专题“爱情婚姻观”,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如何正确面对破碎的爱情,共同理解婚姻中的责任。

该课程自2006年推出以来深受学校选择。2018年在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App上以视频课程形式上线。 作为该平台运行的唯一一门婚姻家庭法省级一流课程,面向全国开放。 目前,累计参加该课程的学生人数已超过20,000人。

韩宁校选课程《婚姻家庭法概论》在中文大学MOOC App上线视频截图

河南师范大学老师谈恋爱观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堂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

2015年前后,郑州师范大学心理学老师刘国庆拓展了社会心理学部分,开设了两三年的“爱情心理学”课程。 班级规模约50人,他帮助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入地发现自己。

该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生和媒体的关注。 当时,刘国庆允许学生请假为男友篮球比赛加油,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成为被报道的典型事件。

【幕后花絮】大学生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关注

刘英的班级里,还有河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王庚(化名)前来听课。 他希望通过这堂课学习如何处理恋人之间的矛盾。

一个多月来,王庚一直在追求同校的一名女生。 就在王庚觉得两个人要在一起的时候,因为他不擅长直接表达负面情绪,所以他第一次对女孩冷着脸。 这种情况,让少女后退了一步。

下课后,王庚开始思考并练习直接表达。 同时,这堂课也引发了他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也许我的努力太过压抑,我应该想想如何让她舒服。”

六七年前的“社交与礼仪”课上,刘英主讲“礼仪”,教学生如何着装、如何做人。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社交其实是需要用心的。”

此外,还有学生因情绪问题前来咨询。 渐渐地,刘英的学习重点从“礼仪”转向“社交”,并在课堂上涵盖了更多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知识。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堂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_河南师范大学老师谈恋爱观

“以前我并不认为爱是需要教的,我一直认为爱应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学生更需要的是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学生需要一些引导。” 柳影说道。

课程开课四年后,不少学生带着各种情感困惑来向刘莹寻求帮助,在课堂上提问,课后咨询,或者在微博、抖音、私信里留言、私信。 这些困惑尤其集中在沟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上。 如何处理双向损失。

刘国庆和韩宁在为多名学生提供情感和家庭心理咨询后,也决定开设相关课程或在课程中设置相关内容。

在刘国庆的观察中,前来咨询的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恋爱前和恋爱中的自我认知偏差和情绪表达上。

除了课程中涉及的婚恋问题外,学生们还经常向韩宁咨询诸如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父母一方出轨等问题。 韩宁认为,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内容】引导学生价值观比传授恋爱技巧更实用

课程结束时,柳影提到一本从理论上列出了促进恋爱关系技巧的书,只用了大约五分钟就简单回顾了一下。 她不喜欢谈论技巧。

刘英认为,现在网络上很多所谓的爱心导师过于注重“微信消息是否秒回”等细节,对学生产生误导。 她说,每个人面对和处理爱情的方式都不同。 所谓爱的教导更多的是价值观的引导而不是具体技能的教导。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堂_河南师范大学老师谈恋爱观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

“每个人都会有悲伤和难过,但一个相对正确、稳定的价值体系才能保证一个人的整体导向是幸福和满足。” 刘影说道。

下课后,学生们围着刘英继续提问。

考虑到年轻人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刘莹希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应对个人情绪,“包括如何应对工作和学业压力”。

韩宁在设置“爱情婚姻观”这个话题时,也有类似的考虑。 “传统观念认为,进入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但大学生最基本的概念认知、对生活和爱情的态度、心理承受能力也很重要。现在的学生学业和就业压力很大,如果他们如果不了解这些问题,即使你学了很多专业知识,你仍然很容易受挫,无法摆脱。”

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爱情自拍、表白模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刘国庆表示,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在短暂的模拟体验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这比传授“爱情技巧”更实用。直接地。 对于刘国庆来说,课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通过老师指导、同学分享和个人演讲来提高学生的理解。

郑州大学社会学系教师董中宇认为,爱情是由个人选择组成的,没有规则可循。 统一爱情课程的标准很难把握。 “不应该是教如何谈恋爱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而是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与人交往的规则,学会如何积极对待身边的人,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各种挫折。”

【供需】课程供大于求。 大学爱情课程应该更加灵活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_河南师范大学老师谈恋爱观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堂

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希望开设爱情课程,这也反映出课程供需的不匹配。

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学校很宽容,但现在相关课程少了,可能是师生之间沟通不够。” 刘英说:“有些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在情感层面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传统教育是一种灌输模式,但时代变了,老师需要调整观念,具备一定的市场思维。”思考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据刘国庆介绍,20年前他上大学时,大学生谈恋爱是违反校规的。 “社会和网络媒体发展太快,但人们的心理发展跟不上,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很多人不明白爱情心理的历程,所以很担心。” 刘国庆解释道。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刘国庆认为爱情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该再遮遮掩掩。 “爱情心理学是非常健康、正常的。爱情心理学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近年来,研究这一领域的专着越来越多。这门课程的开设,一定是心理学日益发展的一个标志。”专业。表现出色。” 刘国庆说道。

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韩宁和董仲宇都认为,不一定要开设专门的爱情课程,但对学生的观念引导应该灵活融入到婚姻法、思想课等相关专业课程中。

[链接]爱情课要科学对待

爱心课堂也应该面向社会,成为扫除现实阴霾的带头人。 近年来,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指一群在情商上接受过系统学习、实践、不断自我提升的男性。后来泛指非常优秀的男女)在吸引和迷恋异性方面),“女德”阶级侵蚀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而且也有入侵校园的迹象。 爱情课程必须以科学文明的人文色彩为基础,防止自己陷入泥潭; 还必须教导大学生正确识别那些扭曲、颓废的伪爱情观和言行,防止学生被误导。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