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人大代表建议: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

头条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曾令同实习生李佳子

“还剩一分钟了!战斗即将开始,请大家帮我盯着,5、4、3、2……”张浩阳紧张地盯着屏幕,不断用鼠标刷新。 界面。

张浩阳是河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让他如此紧张、迫切想抢的“宝藏”就是学校的选修课——《社交与礼仪》和《婚姻爱情与家庭》。 该课程也被学校学生亲切地称为“爱情课程”。

“这门课简直就是我们学校的‘宝贝’,很多没上课的学生甚至会站在过道上听课。” 张浩阳说道。

无独有偶,近日,教育部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鼓励高等学校加强爱情心理教育和家庭伦理教育,提高学生表达、沟通、互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

人大代表的诉求背后,其实是很多大学生初遇感情时面临的困惑。 “‘爱情课程’在高校的火爆,其实反映了很多学生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困惑和渴望。我们也希望用专业知识帮助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合适的年龄。” 河南师范大学“爱心班”青年教师刘英说。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老师_河南师范大学谈恋爱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

大学生拿着闹钟抢“爱情课”

对于张浩阳这样的学生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确实受益匪浅。 有一次,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自己学校刘英老师教学的视频。 视频中的刘英讲了很多关于同学们的人生观、道德观、爱情观以及对同学们遇到的相关情感问题的分析,让他感觉收获很多。

“当时我确实对刘老师说的有些疑问,对自己的感情也有一些困惑,所以我觉得这门课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张浩阳说道。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老师_河南师范大学谈恋爱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

除了像张浩阳这样遇到情感困难而选择刘英课程的学生外,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而感到困惑而选择这门课程,渴望寻找答案。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张悦(化名)因家庭问题,自幼随亲戚长大。 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张越在养成独立的习惯时常常感到无聊。 有时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很难像其他学生一样撒娇地与父母沟通。 尽管我内心渴望父母的爱,但我总觉得自己无法跨过内心的坎。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与同学相处时更加谨慎,更加不敢表现。 张悦说:“通过学习刘老师的课程,我可以慢慢改变一些想法。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在治愈我的童年。”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_河南师范大学谈恋爱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老师

“爱心课堂”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刘莹老师的课程《社交沟通与礼仪》被同学上传到网络后不久,就因其朴实真挚的言语、独特的问题视角以及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迅速吸引了大批校外网友的关注。质量。 喜欢它。

刘颖介绍,“恋爱课堂”本身并不是教学生如何谈恋爱,而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大众生活案例为基础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帮助学生树立足够的自我意识,树立健康的爱情观。爱。 、人生观,学会正确处理各类亲密关系,了解和熟悉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懂得承担人生责任,学会生活,学会爱与被爱。

“其实我们学校的这门课一开始并没有讲情感方面的问题。” 刘英介绍,自2014年刘英接手课程以来,不少学生课后都会私下向他请教情感、家庭、学习、爱情等方面的建议。 以及其他问题。 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原生家庭的问题,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 很多同学也会向他们请教什么时候谈恋爱、谈恋爱什么样的人。 学生们的迷茫也让柳影清楚地认识到了大学生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无知和渴望。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_河南师范大学谈恋爱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老师

“‘爱心课堂’的核心本质上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刘英说。

郑州师范大学“爱情心理学”课程讲师刘国庆从2015年开始教授这门课程,在给学生上课和心理咨询过程中,他发现大学生关心和困扰的问题大多是与爱情有关,所以他开设一门关于爱情的课程是必要的。

专家:高校应加强爱情心理教育

事实上,高校开设“爱情课程”并不是近年来突然出现的新产品。 头条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2008年,武汉科技大学在全国开设了首个《婚姻家庭法》课程。 2014年,该课程也从线下课程转向2020年线上课程,近两年已有近12000名学生报名。

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老师_河南师范大学谈恋爱_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恋爱课

2014年,河南农业大学在选修课《婚姻家庭法》中推出,课程内容涵盖了从爱情到经营婚姻的方方面面。 该课程原本面向306名学生,但报名人数一度达到近2000人。

高校“爱情课”在不少学生中流行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这个年龄段学生对于情感问题的困惑。

除了教育部公开响应全国人大代表关于高校加强学生爱情心理教育的号召外,教育部还多次发文重视学生爱情心理教育。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2018年发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到,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和辅修课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开设“爱情课程”满足了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由于大多数大学生还处于成年初期,对爱情和两性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因此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陷入误区而无法释怀。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开设‘爱情课程’,还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完善现有的‘爱情课程’体系,加强爱情心理教育。” 熊丙奇说道。

在熊丙奇看来,重视大学生爱心教育,一方面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鼓励高校开设相关课程。 另一方面,要注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和规划。 我们还要关注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 通过活动、线下活动和相关教学老师的指导相结合,我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