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做一个博学的教师
以前,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特长以外,还要志于博学。志于博学,这不是对语文教师的苛刻要求,而完全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这次观摩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再一次证实了我的观点与时俱进。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理到文、从宏观到微观,语文这门学科无所不包。所教的是这样的学科,你还能不博学吗?你还只是让学生认认字,抄抄词,背背书,就能算是语文教学了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坚持不懈,自然会豁然贯通,水到渠成,发挥出人生价值。这次语文素养大赛彰显了语文教师的独特魅力,显现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真正风格,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看似简单,但每一句话都能看出一位教师的文学素养是否深厚,真正能够达到第三境界者究竟有几人?然而,“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次大赛,许多选手都能大胆质疑,显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鄂尔多斯选手就对《威尼斯的小艇》产生了质疑。“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选手认为这段话出现了两个比喻句,应该是两句话,所以“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后面应该是句号。这一说法也得到评委的认可,及时发现课文和教参的不当之处,不唯书,不迷信权威,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也是一种极限挑战。其次,多数选手都以训练为中心,分别抓住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层面,(包括字、词、句、段、篇),一个是技能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理解、欣赏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基本上能完成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第三,选手的教学设计给人以耳目一新大的感觉。特别是呼市回民区的孟凡亮老师能抓住文章的结构来教学,首先师生共同理清思路,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段各讲了什么内容,继而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教者出示自学目标,水到渠成完成了学习任务。第四,巧妙运用多媒体完成规定时间内的任务,展现了一位语文教师的素养。
听完课后,我依然这样认为,高段的语文课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由表及里完成阅读教学的目的。最后,文以致用,落实到学生的写作上。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相结合,有时可以这样训练:1、经常进行小练笔。由几句到几段,比如低段,今天练习设问句式,明天练习陈述句式,反问句式,感叹句式等,一天一个句式。2、大作文练习。必须是真情实感,可以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可以进行巧妙艺术加工。3、模仿某一篇某一段的写法来进行练习。不一定学习诗歌就写诗歌,学习散文就写散文,可以用不同的体裁练习。
可以说,这两天,是选手和听课教师切磋交流、提升素养的两天,是多数教师暗下决心默默追赶的两天,是提升青年教师本领和素养的两天,是我们悄然发现自身优势并给工作带来一丝安慰和动力的两天。尤其是专家的点评也促进了教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其实,我们差的不是知识方面,而是知识素质和文化沉淀不足。多艺不压身,多一份亮点,多一份精彩点,我们也能够在课堂上迎刃有余。
基于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一定是专家,但必须志于博学;不一定是哲人,但善于思考;不一定是作家,但善于写作;不一定是演员,但富于激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