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永远在路上
——听“师德师风”讲座有感
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我们来到通辽市政府会议室聆听关于师德师风讲座。共有三位教授进行讲座,事例精炼,引经据典,发人深省,大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感。尤其赵天祥教授的讲座,触动心扉之狠,拨动情感之烈,此生绝无仅有。心情澎湃之余,思绪翻飞,感喟万千。
一、只有大爱无痕,教育才能“有痕”
教育是从爱开始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准,也是最起码的底线。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是教育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从教者的一种至高追求。世间凡人,谁都爱自己的孩子,可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别人的孩子,一般人很难做到。正如赵教授所言:“敬业是基准线,创业是生命线,乐业是幸福线。”所谓的幸福就是喜欢自己的职业,喜欢自己的学生。如果你想让学生喜欢你,爱上你所教学科,你应该用情来温暖学生,用心来感化学生,用爱来征服学生。而不是用武力体罚学生,用恐吓威胁学生,用冷言讽刺学生。课堂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如果有的问题学生不会,不要怪罪学生。应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题目太难了,还是教学方法不对,或者你的课堂魅力没有吸引住学生,感情没有拿住学生。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之功效,实现教育“有痕”的目的。
二、寓教于乐,让课堂充盈诗意
赵教授创造绿色语文,诗意语文,凭一个“乐”字当家。他的语文课随心所欲,不受“应试”教育的限制。注重的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而不是用分数来测量学生的前途。这正是我多年追求的语文教学目标。赵教授的课堂肯定不会充满呵斥声,而是鼓励连绵;不是塞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教给一些基本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率。不是挖苦学生,而是用真爱暖化学生。暗自思忖的同时,我多想听一听赵教授的课,以便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再看看当今的课堂,有的教师满堂灌输,有的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些姑且不论,单是那“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那歇斯底里的怒喊声,那满是怨气的眼神,足足可以秒杀学生的敏感思维,震慑学生纯洁的心灵,让学生望而生畏,不寒而栗,何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课堂上,教师用和风细雨的语言,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用刚柔相济的策略,让学生爱上你。只有你和学生零距离接触,真心与之沟通、交流,你的课堂就会绿色盈盈,诗意满怀。
三、率先垂范,让读书写作成就自己的人格魅力
赵教授主张教师要经常读书,不管是教什么学科的,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变更非常快时代。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但要读书,还要经常写作。可以写情感历程,写和学生之间的事情,实在没什么写的,写一写教学反思。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写作,而给学生指导作文,那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自从踏上三尺讲台,从教语文的那一天起,我一直传承着这个理念。我喜欢读书做笔记。经常用我的好习惯来感染学生,我告诉学生我是这样读书的,原来没有电脑时,我遇见好的语句会抄写下来,到现在已有三个大本。有电脑后,我在博客里写一写我的读书感受,或者其他感悟,我已写了200多篇文章。发表的文章也有很多,我会把发表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有意背一些东西,课堂上信手拈来。当我背诵完以后,一双双装满羡慕和尊敬的眼睛一起投向我,成就感油然而生。然后我告诉学生,其实我没什么方法,就是多读、多记、多写,如果你们也愿意这样,比我还厉害,因为你们正处在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于是,班级读书蔚然成风,孩子们还会讲自己的读书感受。我每讲完一课,会给学生找题材写作文,然后面批。告诉学生哪一处需要调整,那一句需要改正,告诉他改的原因。之后我发现,学生对我亲近了很多。我觉得是我的人格魅力感召了他们。
行文至此,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工作岗位上永不停止地践行“师德师风”。通俗一点讲就是先凭着良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心关怀学生,用爱呵护学生,自然会形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靓丽风景。让爱永远在路上吧,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天道酬勤,定会“春晖遍四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