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科大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

日期:2019-08-07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科大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的相关参考范文,科大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科大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结合我校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现就实施“太原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确立和坚持质量建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加大空间拓展力度,着力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化结构,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注重创新;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原则,始终坚持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目标

  通过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使我校的本科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能够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的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争取在山西省高等教育领域进入引领地位,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三、太原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1、特色、品牌专业建设。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坚持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扶持优势和特色专业,统筹学校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重点建设具备成为山西省或国家特色专业条件的本科专业。在“十一五”期间努力建设4-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10个省级品牌专业。15个校级品牌专业。

  2、新办专业与紧缺专业建设。为适应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满足地区性经济发展的要求,我校要加强开展相关紧缺本科专业调研和建设工作,加强对目前新增专业的建设与管理,使这些新专业更好地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 期间新建设5个左右的紧缺专业点,以及重点建设10个新办专业。

  3、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将我校的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有机结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完善和规范就业服务;促进学校专业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使就业工作向更加“科学、系统、纵深”的方向发展,提高我校整体就业工作水平。“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5个左右的示范性就业中心。

  (二)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并实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十一五”期间,拟设立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150项左右,其中重点立项50项左右。

  2.课程与图书资源建设。以校级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带动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体系,引导广大教师从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要素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我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加强院系级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工作,建立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加快校园网络建设,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平台。“十一五”期间,拟建设30门校级精品课程;设立20项左右的校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以重大装备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背景,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推进跨专业合作协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拓宽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十一五”期间建设3个省级以上,5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1.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追求。“十一五”期间,我校重点建设2-3个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 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进我校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大力提升实验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努力展开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全面合作,共同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使学校所设专业、学科与企业、研究院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生实践搭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5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左右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3.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积极推动大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创新和实践,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开展创业实践等活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及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开展200项左右的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全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兴晋杯、挑战杯、力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搭建展示平台。

  (四)优秀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1.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十一五”期间拟建设2-3个省级教学团队,5-8个校级教学团队,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2.校级名师建设。坚持教授上讲台为本科生上课,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任职和上岗的基本要求。要像重视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教学带头人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不断取得高水平的教学改革成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我校拟评选10-12名省级教学名师,30名校级教学名师。

  3.聘请校外名师讲学计划。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院所聘请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外校名师来校承担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开设讲座,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1.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我们要始终坚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永恒主题,坚持把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要加强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特点;加大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每年表彰3-5名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2.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完善学校、院系二级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职能和作用,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3.加强校内教学评估工作。继续完善校内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以专业为基本单元继续开展并不断完善我校一年一次的校内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经费与政策保障。

  1.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经费由学校下拨,并由相应管理部门制定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资金管理办法具体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省级以上项目按文件要求确保配套经费到位。

  2.各教学单位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根据学校质量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本着效益优先原则,依据所承担项目的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确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组织项目的实施,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效果。

  3.学校将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审计和绩效考评。建设项目完成后将组织专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或鉴定

-- end --

篇2: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第二、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不高;专业团队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

  第四、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亟待提高以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得不到保证。

  面对困难,机械工业学院积极探索,以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市场调研,提出了:崇德尚能,培养“二品二零”型人才“二品”就是指人品和产品。“人品”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及精神面貌,“产品”是指具有会做“产品”的意识与技能。所谓“二零”就是指就业零距离和生产零缺陷。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就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问题,构建“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强调学生真刀真枪的实践训练。

  自去年开始,主动走出校门,主动联系企业,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总结成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采用教学工厂模式,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其内涵是学习过程工作化,校企指导一体化,实训任务生产化,环境设施工厂化。其特点是以校企共建技术企业为基地,突出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解决工程的能力,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有机结合。

  ——“学习过程工作化”是以全面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宗旨,开展实践教学,这是以学生为主体而设计的课程,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相融合,并在教学中融社会能力于工作中,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校企指导一体化”是通过项目开发与研究,提供教师与企业沟通的机会,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能为企业培养实用专业人才,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具备实训教学中所需的讲师、工程师双重能力,企业兼职教师走进学校,把当今的新技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受益于校企一体化的优势。

  ——“实训任务生产化”是将教学与实际生产的产品开发研究等融合在一起,合理安排实训任务的难度,使其按难度阶梯递进,完成整个实训任务。

  ——“环境设施工厂化”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项目实践,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校内教学工厂的管理上,引入和实施企业采用的5S管理模式。

  “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完全体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战考核相结合,突出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职业特点。

  2.在环境建设上,强调企业的真实环境融合到学校教学之中,营造“真、全、高、开”的职业环境

  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是指真实的教学工厂,既有厂房,也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全”是指机器设备齐全,既要有最基本的仪表、车床、磨床,也有高新的数控车床和铣床等;“高”是指师傅水平、教学软件、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等要求高,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开”就是指在环境和设备选择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方兴未艾.培养了一大批基层的技术人员.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层次.但通过用人单位的反映也凸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不强。根本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优势,通过分析调查,主要是我们的课程体系是知识体系,二不是行动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内容整合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多年前的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实用性和前瞻性.缺乏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地方教材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做法.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应坚持实用、够用、管用的原则,力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做法是:降低理论的重心.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的知识.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项目为框架.构建几个知识模块.进行课程的设置与整合。

  (1)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机械制造业的调研,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同行学院教师及往届毕业学生召开专业岗位能力分析会,明确机械制造岗位群和岗位能力

  (2)依据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建立课程体系

  通过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人才规格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校企双方专家剖析相关专业的岗位,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序化,转化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任务,形成工学结合的新课程体系。

  与盟威数控,海德曲轴等企业集团的技术人员共同根据机械制造岗位群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来开发和设计课程,针对实际的企业项目需求,教学内容设置了核心知识点、核心技能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能力要求做指导,来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如何确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解决了以往一贯的只注重理论知识而缺乏了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缺陷.旨在:

  1.培养学生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基本原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为了突出岗位群竞争核心能力,改变以前“大而全”改为“专而精”。按照机械制造岗位群分方向建设课程,增加“弹性学制”。“弹性学制”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权利,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所学方向,突出职业能力,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定上,强调实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教学工厂的课程模式就是要求我们按工作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在课程开发上由专业教师、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形成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线,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根据行业、企业要求的变化,强调模块化设计,以增强课程的弹性。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岗位中级工和企业生产的任务,这样能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如生产一个加工产品,我们进行整体化设计教学,包括材料、制图、工艺、检定和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使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三者有机结合。

  3.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

  在实训中,要求专业老师的教学行为和手段彻底打破传统的在黑板上教技能的旧模式,要真刀实枪教学生技能,不要纸上谈兵。要立足于工厂现场进行“面对面”教学,包括实习指导面对面、讲解示范面对面、产品检查面对面等。

  4.在教学组织保障体系上,强调制度建设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是在一系列制度支撑下进行的。所以,改革现行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学工厂人才培养的制度,是形成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关键,这些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等。具体来说:一是学分制。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对学分制的基本要求包括:总学分(即按培养目标确定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进入总学分(即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顶岗工作进入学分以及弹性学制等;二是“多证”制度。多证是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CAD证书等,“多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专业教学要涵盖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并以此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三是教学管理制度。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制度是教学工厂教育运行的基础,它的重要特征是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建立起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在课程安排、时间安排以及教学设施的利用等方面按照教学规律要求进行;四是技能评价制。为了使技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采用硬性的产品质量检定来进行技能考核。技能考核员是就是企业检验员,如果产品合格,技能成绩就是满分,如何不合格,学生就要重新学习。

  5.在考核评价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改革考试方法,把企业和职业资格标准纳入到考核中,采取学校与企业、技能考核与知识考试、过程测试与期末考核、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等“四结合”评价法。

  此外,还要强调人本化管理。“教学工厂”模式培养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技能,学会做事,也要让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和价值。

  6.在双师培养上,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锻炼

  目前.许多企业不愿接收高职学校的学生实习.除了自身经济效益不好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操作技能可能远落后于企业,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反而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聘请企业负责人担任学校专业顾问.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兼课:另一方面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可使学校有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更重要的是可以以企业项目为课题.将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在学校里培养出一大批准技术能手.再通过到企业接受很短时间的综合培训.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篇3:教师学习体会-洋思课堂教学改革

洋思的课堂教学改革
  这次洋思之行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学习、了解了洋思人首创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正是得利于这八个字,质量才年年上升,连创奇迹。洋思的每口教室里都有这么一句话,“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的过程”蔡校长说这一思想和做法是当年特殊的困境逼出来的。80年代初,学校刚创办时,设备简陋,生源差,教师多数是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他们上课“满堂灌”,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作业压到课外。学生从上课一直听到下课,似乎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劲使不上,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他们逐渐体会到:课上只有让学生紧张地学习,才能提高质量。于是,他就狠抓了“当堂完成作业”这第一步,逼着老师不讲,当时,有的人反对,通过学习、讨论,有时通宵开会,争论得面红耳赤,经过不屈不挠地追求,初见了成效,他们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迈出了新步,终于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各年级,各学科普遍地灵活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例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只作很少的必要的点拨,很快解决了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复习课,也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时一课时一个循环,有时几课时一个循环。如复习每一单元,常这样安排:第一课时,让学生看书,质疑问难;第二课时,让学生综合练习,力求达到本单元的训练要求;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错误,再针对问题当堂强化训练。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当“路标”。的确,洋思中学的老师已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迟到“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影幕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另一方面通过

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学生自学之后,教师注意三点:(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3)教的方式即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五分钟,就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洲练。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总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由传统的“集体授课制”变为“个体”和“集体”相结合,以“个体”为主的形式,课堂教学过程由过去老师满堂撞,变为如今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这种课堂教学结构,确保了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从根本上保证了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More

» More

» More

    以上《科大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科大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科大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