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评选,教学案例,全国中小学,优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本文简介: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中学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第六中学程建华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利用百度搜索上网查阅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2)、到塔山工业园参观水的净化设备。(3)、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本文内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第六中学
程建华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利用百度搜索上网查阅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2)、到塔山工业园参观水的净化设备。
(3)、调查乐安江的污染情况分析原因。
二、教学课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在文中具体形象地报道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却变成今天一望无际、干枯萧条的茫茫荒漠的现象和原因,向人们强调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更能唤醒和强化学生的环保责任感。通过阅读教材,通过百度上网查询罗布泊以往的历史知识,明确是什么造成了罗布泊最终的消逝?最终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家吴岗的佳作,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它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这一曾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极富文学性,有很多形象的描写,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形象鲜明的描述中,又饱含痛惜之情。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真正将本课上出语文味。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消逝的原因。
2、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3、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2.从修辞、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语言美吗?
3.
类似罗布泊的悲剧还有哪些?我们如何制止这种悲剧的上演?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教学课堂模式,即大致分为课前预习、课首检测、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结提升、当堂反馈等环节,让学生成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主体,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节水形象大使水均益讲述水的故事引入,视频中的台词“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泪水”。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则广告的理解。从而引出水资源的重要。【百度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0MzY5NDQ.html
【板书】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问题情景:
1、你知道罗布泊,原来是怎样美丽的湖泊吗?出示百度图片《鸟栖天堂》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A1%B6%C2%DE%B2%BC%B2%B4%2C%CF%FB%CA%C5%B5%C4%CF%C9%BA%FE%A1%B7&in=2653&cl=2&lm=-1&st=&pn=16&rn=1&di=55245747480&ln=1440&fr=&fm=hao123&fmq=133170808437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6&-1&di55245747480&objURLhttp%3A%2F%2Fwww.16fw.com%2Fuploads%2Fjydoc%2Fp36001%2F200912917233834377806.jpg&fromURLhttp%3A%2F%2Fwww.16fw.com%2Farticle%2F526977.html&W550&H413&T10772&S52&TPjpg
你了解罗布泊的历史吗?请点击欣赏CCTV-10
科教节目http://www.16fw.com/programs/view/cTdkjaymyUI
2.消逝的地域文明
消逝的罗布泊?请点击欣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5Nzc1MzY=.html;http://video.sina.com.cn/v/b/40905118-1047453724.html
词语解释:
萧瑟:寂寞凄凉
干涸:没有水的
吞噬:吞吃,吞咽。整个吞下去。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大
师生互动:
[教师设疑]文章第四至八段描写已消逝的美景,表现作者的什么样的之情?
[学生讨论]可能有多种答案
[教师讲解]惋惜之情,
[教师设疑]描写已消逝的美景与后文的沙漠形成对比,表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教师设疑]文章开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后又不见了,是什么原因致使罗布泊消失的?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塔里木河的断流导致塔里木下游沙化严重,致使罗布泊被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
[教师设疑]
胡杨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用意何在?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特点:美丽、千年不死。具有防沙卫士、绿色长城、营造绿洲的作用,失去它,沙漠扩大,沙进人退。作者用意:作用如此重要且生命力如此顽强的胡杨林竟遭灭顶之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这既是胡杨的悲剧,又是人类自身的悲剧,是人类亲手毁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见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到了何种程度,正因如此,才引发了作者深重的忧虑,从而突出了文章中心。
[教师设疑]
为什么文章第二十二段中进行大量的景物描写?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烘托了罗布泊边缘荒凉的气氛,衬托作者心中的悲凉和无能为力的无奈、悲伤。
[教师设疑]
文章最后写出青海湖的颓势,用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不要再让青海湖消逝。
[教师设疑]消逝与仙湖形成对比,揭示了全文的什么主旨?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消逝的罗布泊为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以罗布泊为说明对象。同时,消逝与仙湖形成对比,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如此美丽的湖泊却因人类的盲目用水所消亡,警醒世人,唤醒人类的保护意识。
[辨析词语]废弃与抛弃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废弃是被动的,由于客观原因而弃置不用。抛弃是主动的,由于主观原因而荒废、丢弃。在文中是因为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所弃之不用,不能用抛弃。
[辨析词语]崩塌与倒塌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崩塌强调崩坏的过程,崩裂而倒塌。倒塌只是单纯的塌陷。所以崩塌更为具体,用崩塌更好。
[教师设疑]阅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
[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青海湖:50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经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注入青海湖的淡水河流的上游大量截水用于工农业生产,使得河流断流。青海湖中珍贵的鱼种湟鱼每年要洄游到淡水河种产卵,但却由于淡水河的断流,搁浅在干涸的河道中,数量达数千吨。)——互联网资料:CCTV国家地理青海湖:http://www.16fw.com/geography/special/C12661/01/
月牙泉:数千年未能被风沙淹没的月牙泉,却在近年由于人类的过渡地开采地下水,泉水面积剧减,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月牙泉,一是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的减少;二是超量开采地下水。
另外,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随着敦煌盆地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月牙泉出现了水位大幅度下降和水面严重萎缩。
请欣赏MTV歌曲《月牙泉》:
http://video.baidu.com/p?word=%D4%C2%D1%C0%C8%AA&pos=2&s=4
请欣赏
1.楼兰古城
互联网视频http://6.cn/watch/15232823.html#36
2.塞特凯达斯瀑布
互联网视频http://www.16fw.com/programs/view/isKKKqAtgvc/
3.巴比伦空中花园
互联网视频http://v.ifeng.com/history/wenhuashidian/201201/95c5381f-951c-495e-8dd8-cbf99a863e36.shtml
课堂小结
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我们恰恰缺少的是一种忧患的意识。悲剧不仅仅是罗布泊,还有文末谈到的青海湖、月牙泉,以及千千万万的地方。有一首歌叫《月牙泉》,每次听到这首歌,都让人觉得非常感伤,让人的心灵深深震撼。让我们来听这首歌。(播放flash短片《月牙泉》)
课外延伸
由《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你能想到什么或有什么感想?
绿洲,仙湖,这就组成了过去的罗布泊;沙漠,神秘,这乃现在的罗布泊。罗布泊,由美丽的仙湖变成恐怖的险湖,这又是谁造成的呢?是人类啊!如果你是罗布泊的一员,你会怎样?
假如我是罗布泊最后一条小溪,那往日的美姿,干净将会消逝,而会成了肮脏丑陋的巫婆样。那样的话,会有一天比一天多的生物死在我乌黑的长头发上,多么残忍啊!
假如我是罗布泊最后一条小溪,那往日的淙淙流水,叮叮当当的悦耳声将会消灭,成了干巴巴的老太婆,那样的话,会有一天比一天多的皱纹爬上我的脸。这是为什么呀?还不是人类盲目地用水、引水、抽水而造就的丰功伟绩!多么伟大啊!
假如我是罗布泊的最后一条小溪,我会努力地制造线索,让未来人和未来物知道我们都是怎样消逝的,让它们为我们报仇。但如果人类听我们的劝告,那将会两全其美:“人类啊,带上你们的盲镜吧!看清楚你们是在做什么啊!你们在破坏生态平衡,在污染环境,在毁灭你们自己的家园啊!快住手吧!”多么真诚啊!
……
是啊,让我们共同携手来保卫大自然,保卫我们的家园吧!
七、教学反思
一堂好课必须做到激发所有学生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从内心去体验,去创造性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有积极情绪支撑的反思过程是一个高效能的学习过程。我在上《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这一节课时,我在思考如果按常规上法较难激起学生兴趣。怎么办?备《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这一堂课时,我想到了网络,想到了百度搜索的作用,想到百度视频、百度知道、百度图片等有关百度工具栏的用途很广泛,让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更宽,所以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影像和多媒体技术:创设一种使人兴奋的学习情景。如播放配乐解说与《罗布泊》有关的录像或影片,使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气氛中感同身受,及严重的环境危机感,并主动反思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环境问题?会造成什么危害?为了避免“消逝的仙湖”,主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环境应从哪些方面做起?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附: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江西省
学校:景德镇市乐平第六中学
姓名:程建华
职称:中一
通讯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第六中学
从事语文教学10年来,积极研读初中语文新课标,各类辅导资料,倡导语文教学改革,努力形成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撰写多篇论文,并积极参加各项语文竞赛。
篇2: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池》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池》教案设计 本文关键词:小池,互联网,评选,教学案例,全国中小学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池》教案设计 本文简介: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小学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上网搜集关于作者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课堂上互相交流。二、初读课文,了解古诗的大意。三、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四、自学古诗,利用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池》教案设计 本文内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上网搜集关于作者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课堂上互相交流。
二、
初读课文,了解古诗的大意。
三、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四、
自学古诗,利用手中的资料或上网查询古诗的含义。
五、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
六、上网搜集有关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
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的纯真、可爱。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三、
教材分析
《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池上》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这首诗用的有关荷塘美景的图片、诗伴奏、诗配唱等学习资源,课堂上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想象、陪唱古诗。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配着欢快的音乐唱古诗的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池上》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感受小池的美景,并能通过自己唱出诗句来抒发出自己的情感。
四、
教学方法
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用意。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讨论法等。
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去理解古诗、学法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形成期待。
1、【百度搜索】荷花的图片
http://www.16fw.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1104/1104251238437ff6a911430ac2.jpg
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羞羞答答的荷花!落落大方的荷花!争奇斗艳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
面对这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教师导言
荷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并以“出於泥而不染”被人们誉为花中的君子,成为人品质高洁的象征。所以,荷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来到池塘边,也领略到过这样的美景。更有趣的是他还看到池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呢!并把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它的题目就叫做《池上》
3、读题解题
齐读诗题,并说题目的含义
(池塘上发生的事)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梳理,补充资料。【百度搜索】白居易的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5353.htm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人。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2页,自己把这首诗读几遍,注意
①
读准字音。②一边读一边想,
看你能从诗中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自己读)看一看你了解到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划出来。
1、找一个同学读一下这首诗。(2名读)(师正音或表扬)
2、说一下,你从诗中了解到什么?(6——7名学生说)(景物、景色、季
3、你还有哪些字、词不明白?(学生充分回答)(师用笔在课件中标出)
三、自学。
1、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生1:我们可查字典
和一些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生2:我们可以再看看书上的插图,书上都配了图画。生3:我知道我们的《英才教程》上有诗的全部解释,读了就知道意思了。
生4:实在弄不懂的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到小组中先试着自己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教师参与到每组中去帮助指导)
3、好,同学们我发现大部分小组都弄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下面请你们再逐句讨论一下,用自己的话说出对诗意的理解。(生再讨论)
4、下面就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a.看这儿(出示课件)A、哪一个小组来说一下你对这句诗中有关词语的理解?哪一个小组来补充一下?
哪一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对这句诗的理解?
b、(出示课件3)哪一个小组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这一句,你们理解得很好,再看后两句。
c、(出示课件4)A、哪一个小组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诗中的一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B、哪一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来理解这两句诗的?
好,这两句诗的意思联系很紧密,谁能换一种说法,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三、朗读体会
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解决了刚才提出的疑问,基本上理解了诗意,带着这些理解,我们再来把这首诗读一读.读诗讲究抑、扬、顿、挫,如何才能更好地把诗读好呢?大家读一读试着给这首诗加上停顿符号“/”作记号。(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且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1、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生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师根据学生所读,用粉笔在黑板上给诗做上记号)(生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
这种节奏读得也可以,但老师提醒你,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家一起来练读一下。
3、(生齐读,注意到了怎样运气。)
4、对,这样听起来感觉很好。这首诗还有其他节奏吗?
同学们刚才诵读的节奏都是可以的,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诵读两首古诗,并且再次提醒大家声断气连。
(学生能够各自用心有节奏地练读。)
5、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学生摇摇头看着老师)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读诗有趣一些。你们看——
(师拍手读诗,生跟着念)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
(我想用一边跺脚一边读诗的方式来读。学生一边跺脚一边读,其他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生2:我想一边拍桌子一边读。学生一边害羞地拍桌一边读,其他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边拍边跟着读。)
6、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比如,你们最喜欢的拍手游戏,也可以边玩边读诗呀,我们一起来!
(学生兴奋地两两组合,边拍手边读诗,兴致勃发!)
7、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有趣,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把这两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学生兴致勃勃地用跺脚、拍桌子、拍腿、两人拍手……等形式诵读两首诗)(老师在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指名读。)
8、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读得有趣吗?(有趣极了!)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好不好?
五、品诗。
1、
这首诗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一个小孩、一条小船
、白莲、浮萍)
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百度搜索】渔舟唱晚http://www.16fw.com/bbmusic/ergebanzou/2526424.html
轻松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大家把诗填进去唱。(学生们高兴地唱了起来。)
九、古诗中还有许多写小儿的诗,都描绘了他们的天真烂漫,老师搜集了几句,读一读。
【百度搜索】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667582.html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百度搜索】高鼎《村居》http://www.16fw.com/question/237477545.html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百度搜索】贺知章《回乡偶书》http://www.16fw.com/memorial/review/2288i1790.html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百度搜索】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http://www.3kid.net/docs/0029/1196301234.htm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九、下课后,你们也去搜集描写儿童的诗句,用我们今天学古诗的方法去读、去想象、去唱
六、
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有重点,同时,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其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学生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评价中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图片资源,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出“小娃的天真、可爱、顽皮”。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
学校:青州海岱学校
姓名:
石福红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电话:3200355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海岱小学
石福红,
1993参加工作,曾在青州市级、潍坊市级以及省级中小学师资培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举行公开课、示范课。
并获得青州市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州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山东省思品教学先进个人;潍坊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潍坊市语文骨干教师;青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论文多篇在青州市、潍坊市获奖,并有论文在《山东教育》、《才智》等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