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要点
作者简介: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人,万历16年中举人,万历20年中进士,万历23年任吴县县令,颇有政绩,不到两年就辞官归隐。
任吴县令,显经纶济世之才(二百年来,无此令矣),全身避祸毅然离职。
职此时如釜中之鱼,欲活不能,欲死不可,展转思之,惟有逃遁而走,可以保身全躯耳。
凤凰不与凡鸟共巢麒麟不共凡马同枥,大丈夫当独来独往,自舒其逸耳,岂可逐世啼笑,听人穿鼻络首。
后又出仕官场,官至吏部主事、稽勋郎中。著《袁中郎全集》。
袁宏道在明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兄长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公安派”在文学上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在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和儒家道统。他们的作品也能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陋习,抒发个性,清新流畅。但由于不适当地强调表现自我,忽视社会现实,因而作品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思想比较贫乏。
公安派的主张:独抒灵性,不拘格套。
二、能力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下迨蔀(bù)屋 靓(jìng)妆丽服
B.每度(duó)一字 妍媸(chī)自别
C.瓦釜(fǔ)雷鸣 最可觞(shāng)客
D.飞岩如削(xuē) 几(jǐ)尽一刻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呕者百千 B.知效一官
C.重茵累席 D.御六气之辩
3.下列红色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引相如去 B.晚树尤可观
皆避匿去 深不可测
C.比至夜深 D.属而和者
栉比如鳞 属予作文以记之
4.选出下列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 )
A.倾城阖户 全
石光如练 白绢
B.竞以新艳相角 艳丽
不知尚识余言否邪 记得
C.不堪久坐 能够
信有时哉 确实
D.皂隶之俗 黑色
无得而状 形状
E.恐进之亦兴阑矣 衰落、消失
而病寻作 不久
5.下列红色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人缓板而歌 B.独以近城故
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 以五百岁为春
C.其山无高岩遂壑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虎丘之月
6.下列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千人石上至山门
B.吏吴两载
C.檀板丘积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7.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置酒交衢间
A.之二虫又何知
B.甚矣,乌纱之横
C.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D.迟月生公石上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二》)
8.给上面文段加标点。
9.上面文段为一成语的出处,这一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现在多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1.D。几(jī)尽一刻
2.C。(A、呕,讴 B.知,智 D.辩,变)
3.A。离开(B适合;能够C等到;排列D连续;通“嘱”)
4.BD。(艳,乐曲的引子,这里泛指音乐;状,形容、描绘)
5.A。表修饰(B.因为:把C.代虎丘;表推测D.代词,带鹏;结构助词“的”)
6.C。名词作状语。其它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7.D。省略“于”的状语后置(A.宾语前置B.主谓倒装C.带“于”状语后置)
8.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二》)
9.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文 人
高二(7)钟恺
七班本来有两个文人。
可“文人相轻”,其中一个非要作蚍蜉,和另一位对诗,结果落得铩羽而归。
从此,便有了一真一假两个文人。
(一)
“一竿风月”是文人的网名,假文人一看就被吸引住了。“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我自是无名渔父”’一个白胡子老者悠然自得地挂好鱼饵,又轻柔地把钓钩甩了出去,钓钩拖着柔韧的鱼线,映带了老人微笑的面庞,画一道令人心醉的弧,在碧水中荡漾出层层安适的涟漪,渐行渐远,终于消释于深邃的湖底。好一幅祥和宁谧的画面,好一位超然物外的钓叟!
假文人对这名字第一感觉,以为它归班里一位自称“帅哥”的人所有。最后一问才知,它属于坐在教室靠窗角落,一个很少有人能接近的女孩。
这是一个清秀的女孩,触肩的头发极有条理地扎了起来,戴着似乎是蛮深的眼镜,眼镜后面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的后面似乎藏着一片深邃刺骨的湖。
假文人不敢看她的眼睛,因为他怕冷。
就是这个很少有人接近的女孩,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以某天课前对班里调皮男生的一声大喝,终结了她安静的世界。
(二)
似乎——瞬间地,她便成了班里“正义”的化身。不管哪个男生,胆敢在课时大肆言论,立刻就会得到她拽过来的一句怒斥或是一个灼人的眼神,而那个男生,也瞬间像被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似地蔫了,恨不得出溜到桌子底下去。
记得身为组织委员的她,曾亲自“册封”几位活宝为“四大天王”,并威胁如果他们继续兴风作浪,便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教室四个角落,永世不得翻身。随后便从口中流泻出一段段诗句,假文入是听不懂的,只知道诗句对那“四大天王”十分的不利。
又是一个“狠角儿”,假文人心里如是默念道。
(三)
于是,她就真的和假文人聊起了诗词。
“你觉得花间派和婉约派的真正意义上的区别是什么?”
“……”
“那你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起源有什么看法呢?”
“……”
“听说过朱淑贞吧?你最喜欢他的哪一首词?”
“……”
假文人饭盘里的米饭被他卷了个一干二净,可是一口也吞不下去,腮帮子欲裂的感
觉。“哈哈,文人,假文人!”旁边的同学开始起哄。文人微微一笑,戴上了那个对她刚刚好的帽子,留下一顶供假文人任意选择。
“哼,这破帽子,戴得值!”天晓得假文人是不是有点恼羞成怒呢?
(四)
这样一个“狠角儿”,居然还是被假文人找到了弱点。
哭,是一个人宣泄内心不满,或外露最诚挚感情时,因无法控制而产生的一种最圣洁的表达方式。而文人,总是爱哭的,并且每每哭得恰如其分,一泪千金。
文人不会装假,每当想哭时,不是像别人一样找个地方躲起来,而是就在你跟前,让她的泪从清秀的脸庞上无声地划落。文人的个子不太高,所以哪个男生惹了她,她就站在那里,仰着头,哀怨而冷湛的眼光凝视着他,经泪水折射的利剑穿刺着他。那男生在心里步步后退,并眼看着最后可以依托的残墙被连根拔起……,再退就是悬崖了。
不久前的一次篮球赛就是成功的战例。一五大三粗的男生,正“气极败坏”地布置着战术。恰巧文人过来想鼓励两句。但男生竟然鬼使神差地会错了意,骂了文人一句。他居然敢骂了文人一句!于是刚刚还笑从脸上生呢,瞬时便梨花一枝春带雨了。最终,“粗人”还是不得不低声下气地道歉。怎料,雨来得快走得也快。“粗人”在场上屡有过人表现,第一个喝彩的就是文人。
所以,假文人最怕的事之一,就是文人的眼泪。文理分班前的最后一次随笔讲评课上,她最好的朋友读了一篇写她们之间友谊的文章。坐在假文人旁边的一哥们儿小声跟他叨咕:“我敢拿今天的午饭作赌,文人肯定撑不住要哭!”假文人兴趣盎然地点了头。头还没点完,文人就摘下了眼镜,哥们儿幸灾乐祸地乐道:“哭了,哭了,你看她哭了!”假文人也跟着机械地笑了,但心里放肆的笑声毕竟还是遮掩不住一种酸涩的泛滥和懊悔的四溢。一向标榜理智和乐天的假文人,好像有了想哭的感觉。
反正文人已是泣不成声了。
(五)
假文人最佩服文人的文笔。假文人每次都对文人说,听她的文章,那感觉就好像是一堵铜墙铁壁,缓缓向自己压了过来,压得喘不过气,或者说肺腔中的浊气被统统压了出来。接着文人便暴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真有那么大魔力?”
假文人很感檄文人,是她的文章让他知道,感动落泪是什么样子的。他以前什么时候哭过呀!文人将假文人向文人转变的路上,又拉近了一步。
而文人是否也该感激一下假文人呢?因为在文理分班的那一天,她终于没有在大家面前落泪,她是笑着走出七班的,七班为有这样的文人感到由衷的骄傲!
人呐,有时是挺奇特的。
(六)
假文人欠了文人一顿饭,文人点着名去了“九头鸟”。
说实在话,那天两人都没什么吃饭的兴致。他们聊了很多。
“上有九头鸟,下有湖北佬。你必须承认我们湖北人是很聪明的!”
“我真的很霸道吗?”文人看着同学送给她的留言,乐着并装作委屈般地说。
“其实,我是一个根本不会装假的人,别人说什么我都信,而我说的每一句都是用心的!”她这么评价自己道。
“我是爱热闹的人,但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我只感到孤独。”
“太后悔了,如果我好好学理化,就能和你们在一起了。”
“七班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班集体!”
“七班的每个人都让我出乎意料!”
“七班给了我太多的东西!”
“我真舍不得你们!”
文人用手把脸罩住了……
(七)
送走文人,假文人心里有点空,他想好好想想,却不知该想什么。
是遗憾没有好好珍惜这段友情?是自责为什么没有解答好文人的那道题?是为文人乞福呢?还是在为自己乞福呢?
他好像一团糨糊式的,粘在了宿舍的床上。
他也做了同样一个梦:西边落日如黄金般融掉,而被染成淡灰略带透明的晚霞像玉璧似地逐渐合拢。他想:我这是在什么地方呀……
(八)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珍惜!
(九)
十六岁,没有悔恨的锦瑟年华
十六岁,过于仓促的多彩画卷。
[评语]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是本文的闪光之处。
文章从“文人”的网名入手,生动形象。继而用“假文人”反衬“文人”的水平,使“文人”的形象得以强化。最后“文人”学文了,离开了原有的班级,一系列情感的流露,使得“文人”的形象立体化。
文章构思新颖,立意深刻,语言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