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5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67、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7

xxxx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编辑推荐]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中国学科吧(jsfw8.com)分享了xxxx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供您参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镌刻(juàn)修禊(qì)龟裂(jūn)长歌当哭(dàng)

B.玉醅(pēi)寥寥(liáo)一煞(shā)呼天抢地(qiāng)

C.浸渍(zì)信笺(qiān)狭隘(ài)门衰祚薄(zuò)

D.创痕(chuàng)逶迤(yí)盘桓(yuán)呱呱而泣(gū)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缺憾鄙陋没世金榜提名B.寒暄逶迤熟视无睹劳燕分飞

C.暮霭和蔼偃仰啸歌窝角虚名D.狼藉慰藉粗制烂造游目骋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B.听说儿子今晚要回来,母亲在风雨中茕茕孑立地等待了两个小时。.

C.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D.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B.虽然经过法庭的多次调解,这两兄弟因为赡养父母而引起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C.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D.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条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要求言简意赅。(4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6、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4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那里学

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那里学得批判的精神,      ,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5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67、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7

7、根据情境为记者设计第二个问题。(4分)

校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二(12)班同学奋勇争先,捷报频传。李燕在刚结束的100米决赛中,获得了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的学校记录。此时,校刊小记者走过来,对她进行了一番采访:

记者:祝贺你获得了冠军,你现在的感觉是怎样的?这是你在这次校运会上获得的第几枚金牌?

李燕:得到冠军当然是非常高兴。这是我获得的第二枚金牌,第一枚是400米。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接力赛中,我们也能取得好成绩。

记者:

李燕:是的,高二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我认为,学习与运动是不矛盾的,运动可以为学习减压。在刚刚结束的月考中,我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而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也取得很满意的成绩,学习、运动双丰收,我很开心。

假如你是小记者,第二个问题你会怎样问呢?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我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所以,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人文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面,也包括

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20世纪科技的高度与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

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克隆人还更反“应该”、反伦理、反人类。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更需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应该是什么”的“应该”一定要合乎“真”。据说,过去在我国某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自然“应该”;然而,当时并没有弄清沙漠下面水的情况,谁知该处水不多,树种下去,开始有水,蓬勃生长,一旦此水吸尽,树全死了,比绿化前还糟,沙漠下面的水都没有了。很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然而,科学与人文是共生的,是互动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这就是“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交集”。既善又真,是“交集”。不处于“交集中”的“是什么”,有两类:一类反善、反伦理,就决不能做;一类不反善、不反伦理,就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因为其中不少是十分基础性的研究。对不处于“交集”中的“应该是什么”,也是一样。

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同源共生,存在着“交集”。其根、其源、其交都在实践之中,即杰出的科技大师与卓越的文艺大师,乃至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规律的。

科学与人文,既彼此密切相关,又相互明显区别,即“和而不同”。相关,表明可以互通,可以互补;区别,相异,表明应该互动,应该互补,以求共同和谐的发展,以求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既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又有开放的形象思维,具有原始性创新能力。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神。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

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科学与人文,不可缺一。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5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67、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7

8、关于“科学”“人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

B.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有价值的、符合伦理的就是善,否则就不善。

C.科学是保证国家民族进步富强、不受异化的必要条件。

D.人文是求善,而求善的前提是要合乎“真”,人文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越搞越糟。

9、关于科学和人文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是“是什么”,人文是“应该是什么”,二者是共生互动的,就是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

B.科学和人文都是要在实践中探索、揭示客观实际规律的,科学揭示自然规律,人文揭示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的规律。

C.科学与人文,和而不同,就是说二者互相关联,但又有明显区别,因此能够互补,建立和谐发展的关系。

D.科学有科学的基础与精神,人文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否则就是残缺的,不利于个人、国家、民族的发展。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杂交,是反伦理的,是不符合人文精神的,必须坚决反对;而克隆人类似克隆羊,从医学上说,为了人类健康允许试验。

B.某地沙漠种树的事例,说明做事光求善愿望不行,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讲究科学,否则就会好心办了坏事。

C.“不处于‘交集’中的‘应该是什么’,也是一样”,意即有些人的精神思想,虽不科学,但不反善、不反科学,例如正当的宗教信仰,应允许存在;有的反善、反科学,比如xxx,就必须禁止。

D.科学人文互动互补,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优秀的思维品质,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开放的形象思维的结合,更须二者互动互补才能产生。

11、请为本文加一个标题。(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逃离

郭静娟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5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67、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7

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一年四季,树干上都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

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象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

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不再,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

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

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颗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5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67、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7

12、联系全文,说说“逃离”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3、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次逃离?结果如何?(6分)

答:(1)

(2)

(3)

14、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树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15、下面是原文中的两句话,请分别指出其运用的修辞格及其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3分)

答:

(2)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3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16——20题。(18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

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侍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

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逍遥游》)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

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5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67、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7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乎内外之分定:安定。

B.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泠:轻妙飘然

C.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相:做相国。

D.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止:栖息。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庄子往见之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

D.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臣具以表闻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而御六气之辩

D.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起前四种人,列子和宋荣子能区别“小大之辩”,都可算是达到了“逍

遥游”的境界。

B.“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充满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要求。

C.《秋水》中,庄子拒聘、讥讽惠子,说明庄子是一个不求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淡薄

功名利禄的思想。

D.《庄子》使用了多个寓言故事,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2)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56、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67、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7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1、全诗“由远到近”共写了哪几个景物?(4分)

答:

2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几个层面的“恨”?(2分)

答: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2)恨相见得迟,。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_。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4)屈原曰:“,,是以见放。”

(5)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__________________?(6)天行健,;地势坤,__________________。

(7)水击三千里,,。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美,历史中也有美;自然的是美,人文的也是美。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便会发现人生处处有美丽:花儿是美,叶儿也是美;沐浴于阳光下的沙滩是美,独步于微雨中的小径也是美;靓丽的外貌是美,丑陋的长相却有善良的心灵也是美;豪放壮烈是一种美,婉约柔韧也是一种美;健康是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执着是美,放弃也是一种美……感悟人生感受美,不为别的,只为生活在美丽中。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以上就是中国学科吧(jsfw8.com)的编辑为各位学生带来的xxxx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同类热门:

xxxx年高中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答案解析

    以上《2019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