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语文综合练习(第一部分1-15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I卷(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红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jiào) 劲(jìn)旅 炽(chì)热 处(chǔ)心积虑
  B、畜(xù)产  媲(pì)美  褫(chǐ)夺 乳臭(xiù)未干
  C、颈(jǐng)椎 哂(shěn)纳 纤(qiàn)夫既往不咎(jiū)
  D、宝藏(zàng) 瓜葛(gě)  抚恤(xù) 重创(chuāng)敌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讴歌库存告馨宫阕一蹶不振
  B、瑕疵承人之美取缔销声匿迹
  C、肄业欢欣雀跃晦涩放荡不羁
  D、韬略甘之如饴铿锵例行节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自我的心理调适,可以使人变被动为主动地去适应变动不定的外界环境,更可以使人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内心世界的充实与完满,以___________外界环境的侵扰。
  ②据说,当科学工作者观察微观世界时,莫不为原子世界绝妙的排列而________;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眼中,表面温度高达六千度的烈焰腾腾的太阳,竟像金盘一样美丽,柔和,光亮。
  ③世贸组织向中国敞开了大门,中国需要世贸组织,世贸组织也需要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将以__________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A、抵抗惊叹豪放B、抗拒惊异豪放
  C、抵抗惊异豪迈D、抗拒惊叹豪迈
  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结果钱倒是赚了不少,可知识却贫乏得可怜,这样的人让他去读名著,岂不是贻笑大方!
  B、有了健康的性格,才能享有健康的人生,人生的许多不幸、许多疾患都与性格休戚相关。
  C、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恰到好处地揭示了所谓“纯文学”与普通读者需求分道扬镳的事实。
  D、这个公司跟不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善于经营,产品滞销,加上管理混乱,财物支出过大,因而出现了捉襟见肘的重重困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因序作者的理论水平,价值取向,艺术功底的千差万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序文的质量与价值,这也是古往今来序文多如牛毛而佳作凤毛麟角的重要原因。
  B、人们有理由骄傲,一个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环境正在荡涤着每一个北京人的心灵。
  C、进入新世纪,我国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供求关系和市场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D、猎隼和猫头鹰等是很多有害动物的天敌,事实证明,只有天敌,才是控制作物虫害的最经济,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6.依次填入下列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留恋少时的风华,珍视美好的印象,是无分境遇,人同此心的。__________。世间许多宝贵的事物,_______________;而一旦失去了它,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韶华就是这种东西。人生是不可逆的,“长江一去无回浪”,古今中外永远不会有时间的收藏家。
  ┏①这种流逝的岁月,会使感情日益浓笃
  ┗②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感情会日益浓笃
  ┏③人们常常忽视它的存在,甚至不知道珍惜拥有它
  ┗④拥有它的人常常不知道珍惜,甚至忽视它的存在
  ┏⑤才会真正认识它的价值,懂得它的可贵
  ┗⑥才会真正懂得它的可贵,认识它的价值
  A、(1)(3)(6)B、(2)(4)(5)C、(1)(4)(5)D、(2)(3)(6)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番禺故号烦剧①,而军卫尤横②,数鞭辱县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家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末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当同未死时,布政使徐本雅重同③。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用此取祸。(《明史?道同传》)
注:①烦剧:事物多而杂乱。②军卫:防守一方的军士。③布政使:明代官名,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7.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母以孝闻  事:侍奉。
  B、前令率不能堪 堪:胜任。
  C、亮祖破械脱之 械:脚镣和手铐。
  D、同方笞一医未竟竟:完毕。
  8.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抑买:压价购买。
  B、同械其魁通衢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C、其人骨鲠可用     骨鲠:指耿直
  D、自是上官益严惮    严惮:非常怨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道同严正刚直的一组是()。
  ①非理者一切抗弗从。
  ②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③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④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
  ⑤县民悼惜之。
  ⑥遣卒语同释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同作番禺知县,不像以往县令那样处于被动局面,而是严明执法,抗拒当地军卫横行霸道非理之事,使当地百姓生活稍微安定。
  B、道同严惩不法土豪,当时权贵朱亮祖受土豪家贿赂,置酒如道同说情,道同严辞拒绝,后来朱亮祖擅自放了土豪,还借他事打了道同。
  C、富民罗氏娶朱亮祖的女儿,他们兄弟依仗权势做坏事,道同追究惩处他们,朱亮祖又把他们抢了回去。道同把朱亮祖所为上奏朝廷。
  D、朱亮祖先告发道同讪傲无礼,皇

帝遂派使臣诛杀道同,后因道同奏章而悟,又派使臣前去宽恕道同,但道同还是在使者来到之前被杀害。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棉花有粗绒棉和细绒棉两类。粗绒棉有非常棉和亚洲棉;细绒棉有美洲的陆地棉和海岛棉。这几种棉花均非我国原产。其中非洲棉经过中亚传入我国新疆的时间大抵不晚于西汉中期。在新疆罗布淖尔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过棉布残片;在民丰县的墓葬中也发现了东汉时代的棉织物。及至南北朝时,新疆地区的棉纺织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吐鲁番高昌时期(公元六世纪)的墓葬中出土了丝、绵混织的锦和白棉布;在于田县屋于来克遗址的北朝墓葬中出土了“褡连布”和蓝白印花布。而吐鲁番阿斯塔那发现的高昌和平元年(公元551年)的契约中,提到一次借“叠布”(棉布)六十匹的事。这些,都反映出当时新疆地区棉织业发达的情况。根据《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为布。”从这一段记载推知,这时新疆地区种的是小棉铃的非洲棉(俗称“小棉”)。新疆巴楚县脱库孜沙来遗址晚唐地层中出土了非洲棉棉籽,更直接证明了这一点。“白叠子”(也写作白或帛叠)一名,可能是由波斯语转译而来,这也间接表明非洲棉是通过西亚方面传来的。非洲棉产量低,纤维品质也差,但生长期短,成熟早,适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所以很早就在新疆得到推广。
  
  亚洲棉(俗称“中棉”),其品质优于非洲棉,它的原产地是印度,它经过东南亚传入华南的时间比非洲棉传入新疆的时间要晚一些。这种棉花古代叫“古贝”,也有些文献写作“吉贝”。可能是从马来语或梵语转译而来。表明它是从东南亚或南亚方面传来的。
  
  自南北朝到唐、宋的长时期中,尽管关于棉花、棉布的记载很多,而且它也经常为人所称道,特别是在渐江兰溪一座南宋墓中还出土了一条质量相当好的棉毯;但是,那时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的衣着材料中不占主要地位。种植棉花的地方也仅分布于新疆、云南、两广、福建等部分地区。到了宋末元初,情况起了新的变化。棉花这时由东南和西北分两路向长江中下游和关陕渭水流域一带迅速传播。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xxx),元朝政府在渐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各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征收棉布十万匹(《元史?世祖纪》),可见这时长江流域各地的棉产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12.第1段中说,非洲棉传入我国新疆的时间大抵不晚于西汉中期,这样说的依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疆的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过棉布残片。
  B、在新疆民丰县墓葬中发现了东汉时代的棉织物。
  C、新疆地区在南北朝时棉织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D、新疆地区的墓葬中出土了丝棉混织的锦,白棉布和蓝白印花布等。
  13.关于最早传入我国的棉花是非洲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书 高昌传》记载新疆所种的棉花情况属于小棉铃的非洲棉。
  B、新疆某遗址晚唐地层中出土了非洲棉棉籽,可知种植的是非洲棉。
  C、《梁书?高昌传》中称棉花为“白叠子”一名,可能由波斯语转译而来,可知通过西亚传来的是非洲棉。
  D、亚洲棉生长期短,成熟早,能适合新疆地区气候特点,因得以传入并推广。
  14.对我国古代棉花种植,棉布生产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南北朝到唐宋,内地种植棉花虽已很多,但棉花在内地居民衣着材料中不占主要地位。
  B、从南北朝到唐宋,种植棉花的地方仅分布在新疆。云南,两广,福建等部分地区。
  C、宋末元初,棉花由东南和西北分两路向长江中下游和关陕渭水流域迅速传播。
  D、到元朝时,长江流域的棉产量已相当可观,棉布生产发展迅速。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棉花非我国原产,从时间看,最早传入我国的是非洲棉,比它晚一些传入我国的是亚洲棉,它们都属于粗绒棉。
  B、从棉花传入我国的路线看,非洲棉是经过中亚传入我国新疆的,而亚洲棉是经过东南亚传入华南的。
  C、根据发现的一些文字记载,反映南北朝时新疆地区棉织业已很发达,说明棉花传入我国后迅速得到推广。
  D、从南北朝到唐宋的长时期中,棉花的种植,棉布生产仍不普遍,宋末元初,棉在种植区域扩展迅速,棉布产量随之增加。

  附参考答案:
  一、1.B2.C3.D4.C5.A6.B
  二、7.B8.D9.C10.D11.C
  三、12.D13.C14.A15.C

  作文题
  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沟通
高三(7)沈煜

  在世界上各个民族的语言辞典里,有这么一个动词,它是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的基石,它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它使人与人之间更加温暖,谐和……它就是——沟通。
  蚂蚁能够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利用它与同伴们互换信息,蜜蜂也一样。正是它们之间利用某种介质进行的沟通,才使它们的分工更加详细,力量更加强大,才终于有机会在这个残酷的自然里生存下来,并得到了发展。
  
  这就是沟通的美好之所在。当然,我们人类也如此,比如我们学习外语,就是为了在民族间进行沟通,了解他人的思想,他人的文化。记得有一次上网,我遇见了一位来自墨西哥的网友,通过他,我终于了解了神秘的阿兹特克文明,而我,也把自己所了解的关于我们五千年的历史告诉了他,就这样,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这就是沟通的美好,它使人们互相交流,相互理解。
  沟通不但可以让人们相互理解,更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苏、美两个大国开始了核冷战,整个世界笼罩在这个恐怖而紧张的气氛之中。当双方的核舰队已经驶入了对方的海域中时,两个狂热的民族冷静了下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终于坐在了谈判桌的旁边……他们通过沟通,挽救了两个国家,也挽救了整个人类社会。
  没有沟通是可怕的,没有沟通是可悲的。不沟通就产生了误解,产生了隔阂,甚至激发出了仇恨。有沟通,就不会有六百万犹太人惨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里,就不会有三十万无辜的南京民众惨遭杀害,就不会使两幢雄伟的世贸大厦夷为平地,就不会使阿富汗,伊拉克和科索沃变成废墟……
  生命的本性是渴望沟通的。我们需要沟通,需要这种真诚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互换……
  人们啊,要想消除误解,要想平息怒火,要想达成共识,请沟通吧!
  [评语]沈煜同学此文很具有时代精神。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祈望和平安宁,然而世界各地冲突不断,沈煜同学以其敏锐的观察分析了这些冲突的根源:没有沟通。他举了沟通消弭战争灾祸的例子,也说及当今众多让人心忧的冲突,从而呼唤人们重

视沟通,进行真诚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互换,这正是符合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大方向的。作文展示青年人的思想境界,此文得之。

 

 

    以上《语文综合练习(第一部分1-15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语文综合练习(第一部分1-15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语文综合练习(第一部分1-15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