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第十四课&音乐与戏剧五-《梁山伯与祝英台》说课稿(1)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十四课音乐与戏剧五:《梁山伯与祝英台》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二)教学内容
1、运用动人我国民间越剧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本节音乐学习的兴趣。
2、涉及两个名词解释:⑴协奏曲⑵奏鸣曲式;涉及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有关必要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三)、本课地位和作用
1、地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种艺术技巧,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该曲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得到国际公认。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该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等,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学会唱音乐主题。
难点: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
二、说大纲
本节课符合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掌握什么是协奏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二)能力目标
1、欣赏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2、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设想: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二)教法设想:
运用多媒体,视听与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程序设计:组织教学----传授新课----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观看《梁祝》演出剧照,让学生回忆并简单讲述《梁祝》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小提琴协奏曲和奏鸣曲曲式特点
2、完整欣赏音乐,结合多媒体出示“曲式结构”示意图。
3、了解《梁祝》的曲式结构。对小提琴和大提琴象征性有鲜明的印象。
4、出示“引子”的多媒体,带着问题欣赏“引子”用什么乐器演奏?乐曲的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描绘什么样的场景?(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5、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呈示部”,能感觉到音乐里的故事。并能从节奏、速度、旋律线等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第一主题(爱情主题):优美抒情。第二主题(副部主题):轻快活泼,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6、倾听展开部音乐,把音乐分成三个片断,让学生边听边举手示意乐段的分割点。讲讲自己脑子里的画面。并能独立的完成音乐要素的分析:抗婚:音乐低沉阴暗,楼台会: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音调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哭灵投坟:变化运用了戏曲音乐中的“倒板”和“紧拉慢唱”等手法,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和控。
7、欣赏“再现部”。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完成老师的问题。音乐再次出现安祥、宁静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8、讲出音乐讲述的故事情节。
10、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梁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和鞭答,反映人民反封建的思想以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影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板书
11、课堂作业
(1)视唱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化蝶”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给同学们朗读一段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2)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让学生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三)板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8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原为欧洲的一艺术表现形式,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6)曲式: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三大部分构成。呈示部包含主部与副部两个部分,有时,呈示部前还有引子段落,再现部后常附有结尾。
六、评价分析
1、主体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采用启发方法,尊重学生情感和心理,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2、全体性:学生素质存在差异,在听赏中力求面向全体,营造学生共通的欣赏氛围。
3、创新性:大胆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发挥思维空间,多动脑、动口、动手、参与音乐课堂。
4、高效性: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德育三方面目标的收获,成功的体验了音乐作品;同时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达到视听结合的良好效果,增进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以上《第十四课&音乐与戏剧五-《梁山伯与祝英台》说课稿(1)》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第十四课&音乐与戏剧五-《梁山伯与祝英台》说课稿(1)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第十四课&音乐与戏剧五-《梁山伯与祝英台》说课稿(1)》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