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音乐会》说课
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的第三册第七课的一首民歌风的儿童歌曲。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地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创设森林音乐会,让学生感受快乐的氛围。培养学生音乐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利用教唱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学会歌曲《快乐的音乐会》,使学生能欢快地、自然地演唱,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表现歌曲。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探索音乐的乐趣,能运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歌曲节奏的掌握及自学歌曲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双基教学在淡化和缺失。于是音乐活动成了音乐课堂中的一种新时尚,五花八门的音乐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涌现。双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他仍然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我们必须把双基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中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今天我以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七课《快乐的音乐会》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在整堂课中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基础,以兴趣为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并且在课堂中体现多元化音乐双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让音乐课逐步走向综合。
整一课我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创设快乐氛围,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声音或自制乐器进行模仿、表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第二部分:歌曲教学,形成快乐氛围。利用教唱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学会歌曲《快乐的音乐会》,能欢快的、自然的演唱。第三部分:巩固歌曲,表现快乐氛围。能运用所学知识表现歌曲。
高尔基说过:"在学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因此,音乐课堂中要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加深对歌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一、发声练习的教学。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本课的发声练习中我是这样教学的:啊!好多的花啊,真漂亮呀!我们去闻闻他们的花香。这朵花好香啊我们要深深的闻,发自内心的花很香很香(啊,好香啊),那一朵(啊好香)。闻花香这个发声练习中运用到了"啊"。再如,瞧:那朵漂亮的蒲公英,我们把他捧在手中迎着风把蒲公英的种子吹出去,吹的远远的,(用"u"吹的力度由渐弱渐强再渐弱),还有一粒没吹出去("u"渐弱渐强再渐弱)。明年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漂亮的蒲公英。这里吹蒲公英用到了发声练习"u"。这时即使有个别学生精神不集中,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作出调整。只要他们能被这发声练习感染,在教室里既有规律又自由自在地进行发声练习。这样打破了传统的发声练习,但对学生的发声这一技能并没有被忽略,从而也创设出了快乐的氛围。
二、节奏的教学。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在教学中,音乐、舞蹈、语言是一个综合体,密不可分,并以节奏为基础。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在课中模仿三种乐器的演奏就用到了音乐、舞蹈、语言以及自制乐器的配合。如:出示胡琴的声音和图片
XX XX|XXXX|XX OX|XO||
嗞 扭扭嗞扭扭扭 得儿喂
哦,原来是胡琴,多好听的胡琴声啊,我们来模仿一下。①模仿胡琴的声音。②模仿拉胡琴的动作。③请你拿出自己的乐器给他伴奏。在这里用到自制乐器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打击乐器。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再如和老师的配合老师做拉胡琴的人学生模仿胡琴的声音。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
生理、
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
三、歌曲的教学。
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又一个重要原则。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在本课的歌曲教学中教师对第一段进行了教唱,二、三两段让学生自学。在教学歌曲中也渗透了舞蹈、节奏、器乐等综合艺术。学生在这种通过游戏式的感性地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素质先天差异的矛盾不突出了,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很有趣,都兴致勃勃地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和体验着音乐的美妙。
把歌曲中的三个叹词"咦!嗯?哎!"也作为歌曲教学的一个重点来教学。这个是注重了学生的演唱方法。通常会说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感性认识开始而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的基础,是学生终生学习和喜爱音乐的重要
保证。对音乐教育的基本认识,应该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在知识、技能和欣赏方面得到发展,以促进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双基"教学,学生的音乐素质才会有所提高,只有音乐素养的极大提高才能深刻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通过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多元化的音乐活动系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中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达到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从而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为今后的终生学习和喜爱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
《快乐的音乐会》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快乐的音乐会》曲调欢快活泼、琅琅上口,从歌词来说,歌词风趣幽默,拟人化强,整体比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学生十分喜欢小动物,更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起唱歌游戏,沉浸在欢快热闹的气氛当中。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这首歌曲中还含有休止符、儿化音、象声词等,能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滋妞妞滋妞滋妞得儿喂;的的打打的的打打的打得儿喂,初步学习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的难点之一是休止符节奏0××,还有就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节奏不一样,而且这一节奏还与休止符节奏紧紧相连,作为第一课时的新授内容,应该作为难点来解决。借助形象的图谱和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幼儿理解并正确表现休止符和不同乐器的声音节奏,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
2、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
3、乐于参与活动,增强
合作意识。
四、教学的组织过程:
根据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活动强调学生的感受欣赏,自主探索和发现,大胆尝试和表现。围绕"欣赏感受--理解学习--自由探索、尝试--教师帮助解决难题,提升经验--充分表现"这一思路展开活动。
(一)完整欣赏感受音乐旋律
首先是给学生听觉欣赏和感受(听!森林里传来了音乐声,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听了这段音乐,你们猜猜森林里正在干什么事情?)让幼儿自由理解想象音乐表达的欢快和热闹的意境。
根据歌曲的特点,我们采用分段教学,由此引出--
二、难点节奏与旋律学习
解决教学难点xx xx|xx xx|xx ox|x-|的节奏
主要是采用我出示乐器二胡的实物,让学生模拟出它的声音"嗞扭扭",我再出示难点节奏xx xx|xx xx|xx ox|x-|问学生
嗞扭扭嗞扭扭扭得儿喂
能不能按这个节奏读出二胡的演奏声。,学生练习。
然后我手持小喇叭唱出"嘀嘀哒哒嘀嘀哒哒哒哒得儿喂"从而引出难点句的旋律。学生进行模唱,让后进行旋律接唱的游戏。把小胡琴的演唱也带到旋律之中。
最后进入到歌曲一段的学习我发出疑问"咦?哪些小动物也来参加音乐会了?"(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唱第一段歌曲的后半部分)
(一)、歌曲一段的学唱
带着老师的问题"哪些小动物来参加音乐会""小狗小猫什么表情"听范唱两遍学生对旋律已有印象,让学生进行表演唱之后就可以完整演唱第一段了。
(二)歌曲二段的学唱
带着问题"小胡琴演奏完了,该那种乐器了。小猫小狗又会怎样呢?"来听第二段,然后用唱的形式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给与及时的纠正。最后
集体根伴奏演唱。
(三)歌谱与第三段的学习
由于前两段的基础学生对旋律可以说是掌握了,这时通过找朋友的游戏,使歌词与歌谱一一对号入座是检查学生掌握旋律的最好方法。唱完歌谱后顺利的演唱第三段歌词,对最后一句进行强调。
(四)歌曲的巩固过程
通过各种形式检查歌曲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
活动结束时应该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精神饱满地去自由探索。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开音乐会啊?如果你们来开音乐会,你还会请哪些小乐器来?
体现了以下几个教育理念:
1、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学唱歌曲,而是通过一些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让学生在听听、看看、猜猜、唱唱、玩玩中学会了歌曲。
2、关注学生的有效发展。有效教学的内涵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幼儿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获得认知(主要是歌曲中出现的几种节奏型);情感(愉悦陶冶学生的心灵,体验与动物朋友游戏、唱歌、表演带来的快乐);学习能力(观察力、倾听力、语言组织能力、模仿和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幽默和风趣,通过图片的设计,教师的歌声、表情、情绪的带动和感染,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意境。
《快乐的音乐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快乐的音乐会》选自小学二年级第7课《音乐会》,曲调欢快活泼、琅琅上口,从歌词来说,歌词风趣幽默,拟人化强,整体比较贴近小孩子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小朋友十分喜欢小动物,更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起唱歌游戏,沉浸在欢快热闹的气氛当中。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这首歌曲中还含有休止符、儿化音、象声词等,能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说教学的目标:
1、知识性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情感性目标:充分感受音乐会中欢乐的情绪。
3、技能性目标:能为歌曲创编动作和歌词,表达自己快乐的情感。
这三个目标都针对我镇的"四六"教学模式确立的,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自主探索。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这一首歌曲的认识和把握,认为本次活动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并能够在图谱的提示和辅助作用下,掌握休止符节奏和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
这首歌曲的难点一是休止符节奏0××,还有就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节奏不一样,而且这一节奏还与休止符节奏紧紧相连,难点二是结束句的演唱,由于2句歌词一样而旋律不同,所以演唱的时候特别容易唱成第一句的旋律。
四、说教学的准备:
需要从两个方面准备,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动物头饰,打击乐器;经验准备:学生对乐器有一些认知经验。教具准备我们遵循了直观形象性、适宜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
五、说教学的组织过程:
根据
小班化课堂教学"四六模式",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感受欣赏,自主探索和发现,自由讨论发现难题等,教学过程一共有六个环节:
(一)导课明标
这节课中,乐器声音的节奏是个难点,所以一开始就要明确目标,以节奏游戏的方式来解决难点,通过跟着老师拍一拍,自己拍一拍,解决难点。
(二)自主学习
二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好奇,所以一开始,设计闯关环节,让学生在玩玩演演的同时也熟悉了歌曲中较难的部分。共分3关,分别是3段音乐,让学生先听出唱的是什么乐器,再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和声音,最后让小狗小猫审核,听听他们的态度。期间,教师扮演的只是一个引导者,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点帮助,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听,自己唱,自己演奏,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合作探究
首先通过整体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感觉,让学生
体会到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再通过师生合作唱,让学生对歌曲后半部分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接着让学生跟着音乐完整地唱一唱,说说哪里遇到困难了,尤其是最后一句,通过讲解和手势,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其中的不同,顺利解决歌曲的难点。最后让小音乐家们上台表演,其他小朋友做小猫小狗,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也带动了他们的情绪。
(四)展示交流
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发展性思维,通过让学生
邀请更多的小乐器和小动物加入,并把它们唱进歌曲中,学生一个个开动脑筋,兴致盎然,再给学生飞发一些头饰和乐器,更是将学生的情绪带到了最高点。最后大家一起用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喜悦,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也体现了开放、自主的教学理念。
(五)
评价提升
小组间讨论评价,共同促进提高。教师适当参与到各小组中去。
(六)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建议。谢谢大家!
中国学科吧www.jsfw8.com
中国学科吧www.jsf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