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代的原因,让孩子在学习中体悟孔繁森的行为和精神有一定的难度。在预习中,我让孩子们阅读了拓展阅读中的文本。从文本中体会孔繁森的艰苦生活和他到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教学中,我一层一层设疑,“孔繁森当干部应该有工资啊?他的工资够不够养活三个孩子?”“医生为什么要拒绝孔繁森的献血?”“孔繁森为什么这样再三恳求献血呢?”……孩子们从课文和拓展阅读中给每个问题一个合理的解释。文本教学与课文插图紧密结合,让孩子通过阅读课文为每一幅插图起个名字,并找出与之联系的段落。第一段——“孔繁森是一名优秀的援藏干部”是课文的中心句。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要求较难。我通过课件,在每幅插图学习结束后,加上第一段这句话,不断强化孩子们的印象,在课文结束时,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孔繁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候,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说出这句话来了。
在教学前,教师要仔细钻研文本。教师要让孩子感动,首先要自己感动。我们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对孩子的情感取向做出正确引导。教师与文本对话后的感动源于对教材的钻研,源于对教材文本价值取向的较之学生一种更高层次的领会。阅读教学中的师生间对话,更多的是一种感受的碰撞。
文章来源一流范文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