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四、教师活动:讲述“扬叔子年轻在咸宁‘劳动锻炼’插队劳动时,有一天师傅要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猪菜从而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的呢?如果是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两名同桌同学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从别人的口中得知。(3、3(一)举出两个人类主动获取信息例子,让学生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规律,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师活动:讲述刘蕾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过程并相继投影显示“获取明天郊区的天气情况”,“报纸、电话、电视、网络”,“拨打121查询”,“天气晴好”。
给出结论:刘蕾经过对一系列可能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的信息来源,根据其切实可行性进行了判断及选择,最终选择了拨打121信息台的方式,从而用电话查找到了她所需要的信息。
学生活动:聆听、思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忆在xxxx年上半年经历的一件人生大事。教师引入中考报考,让学生回忆获取招生信息的过程。提问一学生,让其回答其所尝试的信息来源,最终所选择的信息源及其所用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并板书“获取中考报考学校招生信息”的流程图。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上面两个人类主动获取信息的案例,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分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1、定位信息需求
教师活动:结合例1、例2讲述定位信息需求即是需要什么信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范围
地域范围
内容范围
口头型信息源(个人型信息源):直接找相关部门相关人员
电子型信息源:电视、网站
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杂志、书籍
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杨叔子经过现场观察猪吃猪菜从而…
总结:不同的信息来源还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如(举生活中两例)。既然信息来源是如此丰富且各具优点,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来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可根据我们的需求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去掉一些不合适的信息来源,再从最方便、性价比最好的信息来源开始尝试,如未达到目的,则需再做选择。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同样也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现场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检索法(卡片式、计算机)
阅读法
从商业情报案例中学习信息的获取”
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由此图片、报道等能获取什么信息?
学生活动:回答。答案多种。
教师活动:20世纪6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大庆油田大庆人》。
月的《中国画报》刊登的表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照片。
教师活动:提问(网络软件):
1、定位信息需求(需获取怎样的信息?):大庆油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
2、选择信息来源(通过哪些信息途径来获取?):报纸、期刊------文献型信息源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最终用何种方法获取了信息?):观察法
4、评价信息(如何评价日本人获取大庆油田信息的这一过程?):高效率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2分钟之后,四个同学回答师问。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在上述案例。日本人的信息来源,不过是几幅照片,几条新闻报道。但是他们却通过多维度观察、推理分析而获得了非常重要的情报信息一系列内容的推理分析,却得到了极其重要的商业情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这一教案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