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让兴趣成为学习动力源

日期:2018-07-03  类别:教学反思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源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探索某种事理的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利用兴趣,激发情感,培养意志

  情感是意志行动的推动力量,意志也意味着一个人善于去认知、评价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学生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如在上劳动课《非凡之铝——易拉罐巧制作》一课中,由于这节课纳入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所以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产生环境保护可以从小事做起等情感是相当重要的。在导入新课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借助计算机辅助课件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利用其它废弃物制作的装饰品甚至生活用品,孩子们被一件件作品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制作成的吗?”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给予正确答案,这时候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惊讶;紧接着又启发他们说出“现在你的想法是什么”,启发他们思考“其它一些废物再利用的事例”和“废物再利用的好处”等系列问题,这时候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已有的环保意识被再次唤醒,“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做既导入了新课,又激起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情感,而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的动力,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现代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兴趣,唤起动机,改变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兴趣是浅层动机,不稳定,仍需继续强化,使之进入深层的理性动机,上升为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学生的兴趣,唤起学习的动机,并且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如在一年级科创班所上的一节课《纸直升机》中,老师在演示了自制纸直升机的旋转降落之后,儿童的兴趣达到了极点,产生了自己也想做一个纸直升机的欲望,从而产生了要想学习的动机,此时老师再在黑板上画出制作纸直升机的示意图,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的讲解,很快就完成了纸直升机的初步制作;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进行了另一次演示,这时学生明显的看到纸直升机不再是很快的旋转、笔直的落地,而是歪歪斜斜的落到了地面上,这时候学生明确表示出他们的疑问,新的兴趣又再次产生了,老师再利用这种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实验为什么两架直升机的降落有这么明显的不同,此时的孩子们都开动起自己的脑筋,各自发表自己的“高见”,进行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终于发现奥秘原来在一枚小小的回形针上。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从面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改变了儿童凡事依赖老师的习惯,为今后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作了铺垫。

三、利用兴趣,激励探索,研究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因此,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问题性的情境,就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探索,从而达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非凡之铝——易拉罐巧制作》一课中,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后,老师出示了利用易拉罐制作的装饰花环实物,并且借助计算机将花环进行了演示,增强了直观效果,学生产生了新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了讨论:“你认为要制作这个花环需要哪些过程?”“你觉得在这些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哪些步骤?” 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就把学生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矛盾问题带到了课堂上,从而创设了问题性的情境,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又是必须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解决的。这样一来,利用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四、利用兴趣,引导维护注意,强化学习效果

  人的认知过程始于注意,而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则是发展有意注意的必要条件。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对学习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同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知识,且获得的新知识掌握也牢固,不易遗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个实践场所,激发学生情感,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如一年级科创课《站立的纸》中,教学时,教师准备一张普通的图画用纸,问学生“你猜这张纸能立在桌上吗”,一年级的学生面对这个比较新奇的问题都会产生极其强烈的兴趣,他们用常规的思维方式都会认为纸是不能立在桌上的。这时候教师把纸稍加弯曲,将纸立在桌上然后松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的观察结果是纸立在了桌面上。是什么原因使纸能够在桌面上站立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就会排开其它干扰,产生有意注意,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找到让纸站立的更多方法,从而强化了学习的效果。

  总之,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兴趣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是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

» More

» More

» More

» More

» More

相关范文

    以上《让兴趣成为学习动力源》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教学反思»让兴趣成为学习动力源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让兴趣成为学习动力源》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