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珍禽朱鹮的今天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一种美丽的中等体形的涉禽,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上涉危的珍禽。远看为白色,头、翅和尾粉红色,额顶与面颊裸露无毛,呈红色,后枕有短的矛状冠羽。繁殖季节鸟为灰白色。喜集群在沼泽湿地或水田觅食小鱼、软体动物和昆虫。夜晚栖息在高大的杨树、松树和栗树上。春季繁殖时成双活动,高树上筑巢,每巢3-4个卵。
目前朱鹮仅存于我国陕西省秦岭洋县境内,是涉危物种。原来它广布于东亚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北直至海南和台湾等广大地区。向西到秦岭山脉。由于它美丽的羽色和高贵的身姿,日本把它定为日本国鸟,“日本航空公司”的标志即采用朱鹮图案。朱鹮的拉丁学名即用“日本”的拉丁文Nippon来命名。可是近半个世纪朱鹮的栖息地大量被人类开发,沼泽湿地和河滩溪流面积锐减。栖息的高大树木被砍伐,冬季采食的水田被农药污染,以及人类过度滥捕滥猎,它的种群急剧减少,分布区缩小,逐惭走向衰败和濒危。50年代在天津和河北还曾见过,后来便无踪影了。
1982年8月日本在佐渡岛发现5只,捕回人工保护饲养,终因年龄老化,到1995年最后一只也死去了。我国在多年未见之后,1983年于陕西洋县秦岭山区发现了两巢共7只。国家对这个发现非常重视,成立了朱鹮保护观察站。在发现地区不准伐木,农田不再施农药和化肥,甚至连洗衣粉也禁止使用。为了朱鹮的生存,国家给农民经济补偿,并予以巨大的投资,猎捕和驱赶天敌猛禽。近年来,在北京动物园进行易地保护繁殖也获得成功。在洋县朱鹮的栖息地还建设了巨大的鸟笼。他们的栖息地被严密地保护起来。这些设施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日本爱鸟者的支持。但是朱鹮的种群数量不大,在人工呵护下仍不能兴旺起来。尤其是常见到幼鸟还不会飞便死在巢内。
经过科学家的调查和分析,不足一个月的幼雏不会取食,是由亲鸟哺育的,它们无力对抗寄生虫的侵袭,在生存竞争中是个弱者,我们在未出巢的朱鹮雏鸟尸检中发现了大量的寄生虫,在一只幼雏肠内发现的寄生蠕虫可达283条。对于这个涉危物种还不会飞的雏鸟很难闯过这一关。成鸟同样也感染寄生虫,但尚可忍受,药物驱虫时也得到了大量虫子。朱鹮是以食鱼类为主,很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是鱼,因此这些寄生虫的感染都是由于亲鸟给雏鸟喂饲鱼类造成的。在洋县已对鱼类进行调查,发现鱼类感染寄生虫较多。现在水体中耐污染的泥鳅和鲫鱼多,寄生在这些鱼中的寄生虫也多,它们成了耐污染的优势种。
泥鳅又偏偏是朱鹮喜欢吃的鱼。这些寄生虫便成了朱鹮涉危衰败的原因之一。发现了这个原因,在朱鹮育雏期间便采用由远地运来寄生虫感染的泥鳅,让亲鸟喂给小鸟健康的鱼来吃。现在雏鸟死亡率大大地下降,1996年已有了80多只朱鹮,1997年突破了上百只的数量。这都是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多年来辛勤工作的成果。我们衷心希望朱鹮家庭能够兴旺发达起来,和人类一道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