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结果表明,在毕业生中按照准备式就业教育模式对他们进行有关的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训练不但在理论上合乎逻辑,而且在实际运用中正在、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部分聋生能够掌握一门求生、求职本领。并能通过辛勤的劳动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从而体现出自身的生存价值。调查表明:在四届毕业聋生中有24人次在萧山纺丝厂包装分厂工作,5人在杭州美时达包装有限公司参加工作,9人在校办饰品加工厂工作,九人次考上省残疾人中专。在职业训练过程中聋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了职业适应能力和应付外界环境压力的能力。这样的训练对于每一届毕业生来说,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实验中发现,对于手工机械操作的职业能力,聋生还是比较适应和喜欢的,对于需要靠创新、靠逻辑思维、靠联想能力的工作对于聋生来说显得稍微冷淡一点,同时产生实际效应的职业对于聋生诱惑力相当大,如相对于八年级的聋生来说,有65%的聋生喜欢从事工人岗位,而有40%的聋生立志想考上高一级学校。因为从事工作固然是解决了聋生的实际问题,但是考上高一级学校对于聋生来说,将来选择工作的范围将要大的多,而且比起当工人的聋生来说,文化素质,工种档次要高得多。
——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有效解决了聋哑人自身的生存与对社会所造成的负担问题,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而且解决了家庭的负担,尤其象有的聋生家庭,上至父母,下至兄弟姐妹,有残疾的,也有双亲早逝的,也有大人无劳动能力的。通过他的工作,可以为家庭增加经济来源。减轻社会压力。
——聋生在校期间所受的职业训练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导向性影响。实践证明,在聋生的专业设置、专业选择及专业训练中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都有充分的认识,足够的重视,能够根据聋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生理心理特点及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科学的选择。对聋生毕业后的就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然而对于学校所要设置的专业上,通过实践证明,今后应该不断地进行更新,以更加适合于现代社会的需要,更加注重于由体力劳动型向脑力劳动型转变,如开辟电脑居室设计、家庭装修、烹饪、休闲保健类的等等。要对市场需求作更为精确的调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合适的人才,不至于被这个社会所淘汰,而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叶立群《特殊教育学》
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